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杂诗六首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 飘飘风花干,渥渥雨叶盛。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
白话文翻译:
在堂屋南边的老榆树和柳树下,清凉的树荫逐渐交织在一起。 风吹动着干枯的花朵飘扬,雨水滋润着茂盛的树叶。 鸟儿在日头升起时鸣叫,客人离去后门口变得更加宁静。 我自知没有拯救世人的才能,心中那份不安又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 堂南:指堂屋的南边。
- 老榆柳:老榆树和柳树。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交映:交织在一起。
- 飘飘:形容风吹动的样子。
- 风花干:风吹动干枯的花朵。
- 渥渥:形容雨水充足的样子。
- 雨叶盛:雨水滋润的茂盛树叶。
- 日方迟:日头刚刚升起。
- 门逾静:门口变得更加宁静。
- 济世略:拯救世人的才能。
- 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
- 欲谁省:希望谁能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春日杂诗六首》是他在春日观察自然景色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春日观察自然景色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描绘了春日树荫的清凉,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飘飘风花干,渥渥雨叶盛”则通过对比风与雨的不同效果,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后两句“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通过对鸟鸣和门静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春日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南老榆柳,清阴渐交映:诗人观察到堂屋南边的老榆树和柳树下,清凉的树荫逐渐交织在一起,描绘了春日树荫的清凉与宁静。
- 飘飘风花干,渥渥雨叶盛:通过对比风与雨的不同效果,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风吹动着干枯的花朵飘扬,雨水滋润着茂盛的树叶,形象生动。
- 鸟鸣日方迟,客去门逾静:通过对鸟鸣和门静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鸟儿在日头升起时鸣叫,客人离去后门口变得更加宁静。
- 自无济世略,耿耿欲谁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诗人自知没有拯救世人的才能,心中那份不安又有谁能理解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风与雨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拟人:将树荫、风花、雨叶等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飘飘风花干,渥渥雨叶盛”,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树荫、风花、雨叶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无能为力的感慨和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榆柳: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宁静。
- 清阴:象征着清凉与宁静。
- 风花干:象征着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
- 雨叶盛: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旺盛。
- 鸟鸣: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宁静。
- 门逾静: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堂南老榆柳”指的是什么? A. 堂屋南边的老榆树和柳树 B. 堂屋南边的老榆树 C. 堂屋南边的柳树 答案:A
-
诗中“飘飘风花干”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风吹动着干枯的花朵飘扬 B. 风吹动着新鲜的花朵飘扬 C. 风吹动着树叶飘扬 答案:A
-
诗中“自无济世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事的无奈 B. 对世事的热情 C. 对世事的漠不关心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日》:同样描写春日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春日杂诗六首》与苏轼《春日》:两首诗都描写春日景色,但张耒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张耒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