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

时间: 2025-01-04 10:24:01

冥濛秋夕溥清露。

玉绳耿耿银潢注。

永夜滴铜壶。

月华楼影孤。

佳人纡绝唱。

翠幕丛宵上。

休劝玉东西。

乌鸦枝上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冥濛秋夕溥清露。
玉绳耿耿银潢注。
永夜滴铜壶。
月华楼影孤。
佳人纡绝唱。
翠幕丛宵上。
休劝玉东西。
乌鸦枝上啼。

白话文翻译:

在朦朦胧胧的秋天夜晚,清凉的露水洒满了大地。
如玉的绳索在明亮的银色河流上闪烁。
漫长的夜晚,铜壶滴水声清脆可闻。
月光照在高楼,影子显得孤单。
佳人吟唱绝美的曲调,
翠色的帷幕在夜空中轻轻摇曳。
不要再劝我向东去寻觅那个人,
只听得乌鸦在树枝上悲鸣。

注释:

  • 冥濛:形容天气阴沉,朦胧不清。
  • :广泛、普遍,指露水洒满。
  • 玉绳:比喻月光,如玉般洁净明亮的绳索。
  • 耿耿:形容光亮明亮。
  • 银潢:指明亮的水面,如银色的波光。
  • 铜壶:古代盛水的器具,滴水声清脆。
  • 月华:月光,指月亮的光辉。
  • 佳人:美丽的女子,诗中常指心中所爱之人。
  • 翠幕:绿色的帷幕,象征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 乌鸦:象征着悲伤的鸟类,常与哀愁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容,号西山,南宋诗人,擅长词,尤以婉约词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浓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景象,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而引人注目。全诗围绕着一个秋夜的场景展开,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佳人的思念。开头“冥濛秋夕溥清露”便构建了一个朦胧、清新的秋夜氛围,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凉意袭人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玉绳耿耿银潢注”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的闪烁,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感。

“永夜滴铜壶”则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夜晚的漫长与寂静,让人愈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后面的“佳人纡绝唱”一语,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失去的遗憾。最后两句“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再次强化了孤独的情感,劝诫自己不要再向东去追寻那个已逝去的人,乌鸦的啼鸣更是为这份孤独增加了几分凄凉。

整首词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和对佳人的无尽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冥濛秋夕溥清露: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空气湿润,露水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2. 玉绳耿耿银潢注:月光如玉般明亮,洒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耀眼的光影。
  3. 永夜滴铜壶:漫漫长夜中,能听见铜壶滴水的声音,象征着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4. 月华楼影孤:月光照在楼上,映出孤独的影子,给人一种寂寞的感受。
  5. 佳人纡绝唱:美丽的女子在吟唱动人的曲调,抒发她的情感。
  6. 翠幕丛宵上:绿色的帷幕在夜空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休劝玉东西:劝诫自己不要再向东去追寻,那个人或许已不再。
  8. 乌鸦枝上啼:乌鸦在树枝上悲鸣,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绳”比喻月光,形象生动。
  • 拟人:如“佳人纡绝唱”,使情感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规整,展现了词人的工整功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清露:代表着纯洁与清新的感觉。
  • 玉绳银潢:象征着美丽与宁静,月光的柔和与水面的清澈。
  • 铜壶:象征着孤独与寂静,夜晚的漫长。
  • 佳人:代表着思念与爱恋,梦中人。
  • 乌鸦:象征着悲伤与孤独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佳人纡绝唱”中“佳人”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爱国者

  3. 乌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悲伤
    c) 战争
    d) 繁荣

答案

  1. c) 秋天
  2. b) 美丽的女子
  3. b) 孤独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的思念,但更偏向于柔美与细腻的情感描写。
  • 温庭筠《菩萨蛮》:虽然同名,但内容上更多描写了春天的美丽与欢愉,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