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琢成红玉纤纤指
张孝祥 〔宋代〕
琢成红玉纤纤指。
十三弦上调新水。
一弄入云声。
月明天更青。
匆匆莺语啭。
待寓昭君怨。
寄语莫重弹。
有人愁倚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用纤细的手指在琢磨红玉,象征着她的娇美与灵动。她在乐器上轻轻拨动,调出新水般的音韵,伴随着悠扬的曲调,仿佛在传递一种愁苦的情感。月光下,天空愈发清澈,鸟儿匆匆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昭君的悲怨。她寄托的情感无法再次表达,只能默默倚靠栏杆,心中满是愁绪。
注释:
- 琢成:指雕琢或打磨成形。
- 红玉: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美丽与珍贵。
- 十三弦:指古琴的乐器,通常为七弦,此处可能是夸张或指多种乐器。
- 新水:比喻清新动人的音乐。
- 昭君怨:指王嫱(王昭君)的悲怨,昭君出塞的故事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愁倚栏:形容因愁苦而倚靠栏杆,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用之,号少山,生于南宋时期,是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典雅,常以婉约、细腻著称,作品多描绘爱情、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或有个人的情感经历,使这首词富有情感的深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纤细与优雅,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开篇的“琢成红玉纤纤指”直接引入了女子的形象,手指如红玉般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十三弦上调新水”则转而描绘她在乐器上弹奏的画面,音韵如流水般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心声。
接下来的“匆匆莺语啭”传达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莺鸟的啼叫与女子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又无奈的氛围。最后几句则是对“昭君怨”的呼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情,女子的情感也因此显得更加深沉而复杂。
整首词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呈现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情感状态,体现了张孝祥在词作中对情感的细腻把握与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琢成红玉纤纤指:女子的手指如同红玉般美丽,形象生动。
- 十三弦上调新水:音乐的清新动人,象征着情感的流动。
- 一弄入云声:乐声悠扬,似乎飘入云端,给人一种飘渺的感受。
- 月明天更青:月光明亮,夜空清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匆匆莺语啭:莺鸟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急促的情感。
- 待寓昭君怨:借用昭君的悲怨,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愁苦。
- 寄语莫重弹:寄托情感,却又不愿再提重弹旧事。
- 有人愁倚栏:最后一句揭示了女子的孤独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手指比作红玉,突显美丽。
- 拟人:音乐与自然的描绘,仿佛赋予了生命。
- 对仗:词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意象分析:
- 红玉:象征美丽与珍贵,反映了女子的娇美。
- 十三弦:代表音乐,寓意情感的流动与表达。
- 莺: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传达了时光的流逝。
- 昭君:历史典故,象征着无法诉说的悲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琢成红玉”的意思是:
A. 制作红玉
B. 形容手指美丽
C. 描绘音乐 -
“匆匆莺语啭”中的“莺”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昭君怨”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嫱
B. 李清照
C. 苏小小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词人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异同。张孝祥的词更侧重于音乐与细腻的描绘,李清照则表现出更为直接的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