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时间: 2024-09-19 20:5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慢
作者: 殷秉玑 〔清代〕
水拂风裙,路攀虹带,逆著崖流堪上。
高欲拿云,危如驱石,劈破丹扉分两。
满壑青如滴,衬天外烟波摇荡。
照来镜样湖光,凝眸真觉清旷。
称我登临幽赏。共俊侣清游,俯仰何妨。
刻翠题诗,选红酹酒,山也笑容相望。
可惜寻春晚,只剩得紫苔花放。
谁送樵归,夕阳斜阁青嶂。
白话文翻译
水面轻轻拂动,像风儿轻拂着裙摆,路途如同彩虹般延伸,逆流而上攀登悬崖。
高高地想要抓住云彩,岂不危险如同驱赶石头,那样劈开红色的门扉一分为二。
峡谷满是青翠,仿佛滴水般清澈,映衬着天边的烟波摇荡。
湖水映射着镜子般的光辉,凝视之下,恍若清明广阔。
我在此地登高远眺,享受幽美的景致。与俊秀的友人共游,俯视仰望又有何妨?
在翠绿的山石上刻下诗句,选取美酒共饮,山岭也似乎笑着与我们相望。
可惜春天已晚,只剩下紫苔花静静开放。
是谁送樵夫归来,夕阳斜照在青色的山峦之间。
注释
- 水拂风裙:水面波动,像风吹拂着裙子一样。
- 路攀虹带:路途延绵,如同彩虹般美丽。
- 高欲拿云,危如驱石:想要攀高抓云,实在危险,像是赶走石头一样。
- 劈破丹扉分两:像是劈开红色的门扉,分成两半。
- 满壑青如滴:峡谷中青色的景象如同滴水般清新。
- 凝眸真觉清旷:凝视湖水,感到格外清澈开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秉玑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探春慢》创作于春季,诗人借春天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探春慢》通过细腻的描绘以及巧妙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从水面、路途、云彩等自然景物入手,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意境。诗的开头部分描绘了一个轻盈而又美丽的自然场景,水波荡漾、风轻拂裙,给人一种宁静而甜美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高欲拿云,危如驱石”,表明了对高峰的向往与追求,但同时也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危险。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满壑青如滴”和“照来镜样湖光”把自然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最后,诗人感叹春天已晚,只剩下紫苔花盛开,流露出一丝惆怅与无奈,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拂风裙,路攀虹带”:描写春天水面轻波荡漾,路途如彩虹般延伸,展现出春的美丽。
- “高欲拿云,危如驱石”:表达对高峰的渴望,隐喻追求理想的艰辛。
- “满壑青如滴”:形容峡谷中的绿色如同滴水般清澈,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可惜寻春晚,只剩得紫苔花放”:感慨春季的短暂与美好,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路攀虹带”将路途比作彩虹,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山也笑容相望”,将山赋予了人的情感,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刻翠题诗,选红酹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云: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青苔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拂风裙”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春天的美丽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
“可惜寻春晚”的意思是什么?
A. 春天已结束
B. 春天来临
C. 春天永恒
D. 春天短暂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殷秉玑与杜甫的春天描写,殷秉玑更注重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春天带来的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深度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