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汉阁煎茶应供
作者: 刘珵 〔宋代〕
宝炉香散晓烟寒,
净几供茶绕座看。
已爱六花金缕异,
更惊三啜翠痕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晨的罗汉阁中,煮茶时的情景。香炉中的香气袅袅升起,晨雾弥漫,空气中带着寒意。洁净的桌面上摆放着茶具,围坐的人们看着茶水的色泽。诗人已经喜爱那金色缕纹的茶叶,然而更让他惊异的是一口口品尝之后,茶水中翠绿的痕迹竟然还未干透。
注释:
- 宝炉:指香炉,古时用来焚香。
- 香散:香气散发。
- 晓烟寒:清晨的烟雾,带着一丝寒意。
- 净几:洁净的桌子。
- 三啜:三次品尝。
- 翠痕:指茶水的颜色,青翠的痕迹。
- 六花金缕:形容茶叶的独特品种,带有金色花纹的茶。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罗汉阁”是佛教建筑,寓意深远,象征着清净与高雅。诗人通过煮茶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珵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闲适的茶会中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诗歌鉴赏:
《罗汉阁煎茶应供》是一首清新典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品味。诗中通过对晨雾、香气、茶色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开篇“宝炉香散晓烟寒”,便勾勒出一个清晨的意境,香气弥漫,寒意扑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净几供茶绕座看”则进一步展现了朋友聚会的温馨与惬意,茶成为了交往的媒介,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已爱六花金缕异,更惊三啜翠痕乾”,则表现出对茶的不同品种和味道的赞美,尤其是通过“金缕”和“翠痕”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茶的美丽与独特。这不仅是对茶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宝炉香散晓烟寒:描绘清晨,香炉中香气散发,带来了寒气的晨雾。
- 净几供茶绕座看:洁净的桌子上摆放着茶具,人们围坐品茶。
- 已爱六花金缕异:诗人爱上了那带有金色花纹的茶。
- 更惊三啜翠痕乾:更让人惊讶的是,三次品尝后,茶水的翠绿痕迹竟然仍然清晰可见。
-
修辞手法:
- 比喻:茶的色泽比作“翠痕”,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煮茶的细腻过程,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反映了追求清雅生活与友谊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 宝炉:象征着清静与雅致,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 香散:代表了生活中的细腻与温馨。
- 翠痕:象征茶的美丽与生机,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宝炉”指的是什么? A. 茶具
B. 香炉
C. 桌子
答案:B. 香炉 -
“翠痕”象征着什么? A. 雪
B. 茶水的颜色
C. 友情
答案:B. 茶水的颜色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伤感
B. 喜悦
C. 忧伤
答案: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罗汉阁煎茶应供》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生活场景,后者则展现了孤独与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珵研究》
- 《中国古典茶文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