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
作者: 薛季宣 〔宋代〕
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
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
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
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
白话文翻译:
在左右的山丘上,蜗牛与蛮族交战,早晨和黄昏,燕子与蝙蝠争斗。
九颗星星宁静而弯曲地照耀着,三座洞穴又在忙些什么呢?
世事令人感慨兴衰,人情则见证生死。
有谁能种出美玉,还是回到石田里耕作吧。
注释:
- 蜗蛮:蜗牛和蛮族,象征着微小与野蛮的争斗。
- 晨昏:指早晨与傍晚的时间,表示日常的循环。
- 九星:指天空中的星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三洞:可能指特定的地理或文化空间,象征隐秘与不为人知的活动。
- 阿谁:古代汉语的“谁”,用于引出疑问。
- 种玉:种植珍贵的玉石,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贵。
- 石田:指石头的田地,象征贫穷与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季宣,字道明,自号云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隐逸思想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世事的对比,表达对人情冷暖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深邃而悲凉的情感。开篇描绘了蜗牛与蛮族的争斗,以及燕子与蝙蝠的相争,透露出一种微小生命之间的斗争,似乎在映射人类社会中的纷争与斗争。而“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则在描写宇宙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与思考。接着,诗人感叹世事的兴衰与人情的冷暖,表达出一种对人生苦短、难以把握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直白地展现出来,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左右蜗蛮战:描绘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争斗,暗示人类社会的冲突。
- 晨昏燕蝠争:日常生活中的争斗,突显争斗的无处不在。
- 九星宁曲照:宇宙宁静的星空,象征理想与自由。
- 三洞独何营:自然中的隐秘空间,反映人类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世事嗟兴丧:对世事变化的感叹,揭示人生无常的主题。
- 人情见死生:人情冷暖,生死离别的体验,表现人性的复杂。
- 阿谁能种玉:追求理想的艰难,质问理想的实现。
- 还尔石田耕:回归现实,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蜗牛与蛮族的争斗比作人类的冲突,增强了诗歌的寓意。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自然事物被赋予人的特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渺小,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蛮:象征微小与无力的生物,反映人类社会的弱小与无奈。
- 晨昏:日常生活的循环,象征时间的无情。
- 九星:象征理想与希望,代表着向往的未来。
- 三洞:隐秘的地方,象征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玉: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贵。
- 石田:现实的象征,表明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蜗蛮”指的是什么?
- A. 蜗牛和蛮族
- B. 燕子和蝙蝠
- C. 九星和三洞
- D. 田地和耕作
-
“九星宁曲照”中的“九星”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人生的无常
- C. 理想与追求
- D. 社会的喧嚣
-
诗中提到的“阿谁能种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现实的接受
- C. 对人生的无奈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思乡之情,与薛季宣的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形成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