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

时间: 2025-01-01 13:41:05

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後,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後,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白话文翻译:

在房舍周围,青苔如衣般积聚,倚靠墙壁的梨树,果实红润可人。
地势平坦,正适合太阳落下,旷野上风声阵阵,愈发显得空旷。
禹王的足迹经过千年之后,我的家乡依然在我心中映现。
我还未停止对土偶的嘲笑,已经又追随起那随风飘荡的蓬草。


注释:

  • 遶舍:围绕房舍,指房屋四周。
  • 苔衣:青苔覆盖的样子,像衣服一样。
  • 倚墙:靠在墙边。
  • 梨颊红:指梨子的果实红润。
  • 地平:地势平坦。
  • :适合。
  • 落日:日落时分。
  • 野旷:旷野开阔,空无一物。
  • 禹迹:指大禹治水的遗迹。
  • 千年后:时间跨度,表示悠久。
  • 家山:家乡的山。
  • 土偶:用泥土制成的人偶,象征传统与历史。
  •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士元,号白云,宋代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站在自己家乡的视角,回想过去,感叹历史的变迁与自身的渺小,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晚立》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首句“遶舍苔衣积”以视觉意象开篇,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青苔的覆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沉淀。接着“倚墙梨颊红”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暗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期待。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中的落日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与宁静。越往后,诗人提到“禹迹千年后”,这是对历史的追溯,表现出一种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古老文明的敬意,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最后两句“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土偶象征着过去的文化和习俗,而蓬草则象征着自由和对未来的追求,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陈师道对家乡、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遶舍苔衣积:描绘了房舍周围青苔的生长,突出自然环境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
  2. 倚墙梨颊红:表现出丰收的季节,梨果的红润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3. 地平宜落日:地势平坦,适合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野旷自多风:广阔的野外,风声悠扬,增强了诗歌的空旷感。
  5. 禹迹千年后:追溯历史,表达对古人和家乡的怀念。
  6. 家山一顾中:即使身处何地,思念之情依然在心中萦绕。
  7. 未休嗤土偶:对传统的嘲讽与反思,表现对历史的复杂态度。
  8. 已复逐飘蓬:追逐蓬草的自由,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苔比作衣服,形象而生动。
  • 拟人:让风声自然而然地增添诗歌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传统与未来的复杂关系,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苔:象征岁月与沉淀,反映出历史的厚重。
  2. 梨子:象征丰收与生命的活力。
  3. 落日:代表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4. :象征自由与变幻,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
  5. 土偶:象征传统文化,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
  6. 飘蓬:象征追求与自由,展现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墙梨颊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美丽的梨花
    B. 丰收的梨果
    C. 秋天的落叶

  2. “未休嗤土偶”中的“土偶”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传统文化
    C. 未来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描绘自然景物
    B. 讲述历史故事
    C. 叙述个人经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将《晚立》与王维的《鸟鸣涧》作对比,前者更注重历史的沉淀与传统的反思,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两者虽有相似的自然描写,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陈师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