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时间: 2024-10-02 07:2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谢逸 〔宋代〕
屏居不到日边久,安得黄封印赤泥。 折遍溪堂红菡萏,酿成湘酎碧玻璃。 洞庭春色名应减,道院丹泉价益低。 聊挹小樽供寿母,烦君自注玉东西。
白话文翻译:
长期隐居,远离朝廷,怎能得到那用黄封印封口的珍贵酒。 在溪边亭堂折遍了红色的荷花,酿成了如碧玉般清澈的美酒。 洞庭湖的春色名声或许会减少,道观中的丹泉价值也降低了。 暂且用小酒杯为母亲祝寿,麻烦你亲自斟满这珍贵的酒。
注释:
- 屏居:隐居。
- 日边:指朝廷。
- 黄封印赤泥:指用黄封印封口的珍贵酒。
- 菡萏:荷花。
- 湘酎:湖南地区酿造的美酒。
- 碧玻璃:形容酒清澈如碧玉。
- 洞庭春色:指洞庭湖的美景。
- 道院丹泉:指道观中的丹泉,象征道教的清净之地。
- 挹:舀取。
- 寿母:指诗人的母亲。
- 玉东西:指珍贵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隐逸生活和山水景物。这首诗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美酒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母亲的孝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逸在隐居期间,收到友人汪叔野赠送的美酒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母亲的孝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美酒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对母亲的孝心。诗中“屏居不到日边久”一句,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远离朝廷的生活状态。“折遍溪堂红菡萏,酿成湘酎碧玻璃”则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以“碧玻璃”形容美酒,形象生动。最后两句“聊挹小樽供寿母,烦君自注玉东西”,则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友人的感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隐逸诗。
诗词解析:
- 首句“屏居不到日边久”,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远离朝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 第二句“安得黄封印赤泥”,以“黄封印赤泥”形容美酒,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美酒的感激。
- 第三句“折遍溪堂红菡萏”,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第四句“酿成湘酎碧玻璃”,以“碧玻璃”形容美酒,形象生动,同时也暗示了美酒的珍贵。
- 第五句“洞庭春色名应减”,通过对洞庭湖春色的描写,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
- 第六句“道院丹泉价益低”,通过对道观中丹泉的描写,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清净。
- 第七句“聊挹小樽供寿母”,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
- 第八句“烦君自注玉东西”,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玻璃”形容美酒,形象生动。
- 拟人:如“折遍溪堂红菡萏”,将荷花拟人化,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对仗:如“屏居不到日边久,安得黄封印赤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母亲的孝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美酒的感激。通过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母亲的孝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意象分析:
- 屏居:隐居的生活状态。
- 黄封印赤泥:珍贵的酒。
- 红菡萏:荷花,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碧玻璃:清澈的美酒,象征美酒的珍贵。
- 洞庭春色:洞庭湖的美景,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
- 道院丹泉:道观中的丹泉,象征隐居生活的清净。
- 小樽:小酒杯,象征对母亲的孝心。
- 玉东西:珍贵的酒,象征友人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封印赤泥”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酒 B. 黄色的封印 C. 红色的泥土 D. 黄色的泥土
-
诗中“折遍溪堂红菡萏”中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莲花 C. 菖蒲 D. 芦苇
-
诗中“酿成湘酎碧玻璃”中的“湘酎”指的是什么? A. 湖南地区酿造的美酒 B. 江西地区酿造的美酒 C. 湖北地区酿造的美酒 D. 四川地区酿造的美酒
-
诗中“聊挹小樽供寿母”中的“寿母”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母亲 B. 诗人的妻子 C. 诗人的女儿 D. 诗人的姐姐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谢逸《送汪叔野水芝法酝》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但谢逸的诗更加注重对美酒的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情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谢逸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