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世英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9:19:15

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

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

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

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妙净光云覆八荒”形容一种纯净的光芒覆盖了广阔的天地,“经行聚落得清凉”则表达了在繁忙的市井中也能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凉。“阎浮檀水心无染”和“优钵罗花体自香”分别用佛教中的象征物来比喻心灵的纯净和身体的自然香气。“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两句“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则强调了真正的美丽和智慧不在于外表的装饰,而在于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注释:

  • 妙净光云:比喻纯净的光芒。
  • 八荒:指广阔的天地。
  • 阎浮檀水:佛教中的圣水,象征纯净。
  • 优钵罗花:佛教中的圣花,象征纯洁和智慧。
  • 赤舄:古代官员的鞋子,这里指代官场。
  • 北阙:古代宫殿的北门,代指朝廷。
  • 绿槐:指自然界的树木,象征自然和宁静。
  • 中和色:指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 眉间一点黄:指外在的装饰或标志。

诗词背景:

谢逸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送朱世英 其一》是他在送别友人朱世英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运用了佛教的象征物和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纯净心灵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内心纯净的追求。诗中的“妙净光云”和“阎浮檀水”等佛教象征物,以及“优钵罗花”和“绿槐”等自然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纯净、宁静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和谐与平衡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是宋代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1. 妙净光云覆八荒:这句诗以“妙净光云”比喻纯净的光芒,覆盖了广阔的天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2. 经行聚落得清凉:在繁忙的市井中也能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3. 阎浮檀水心无染:用佛教中的圣水“阎浮檀水”来比喻心灵的纯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4. 优钵罗花体自香:用佛教中的圣花“优钵罗花”来比喻身体的自然香气,象征着纯洁和智慧。
  5. 赤舄未容趋北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不愿意趋炎附势。
  6. 绿槐先已兆东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认为自然界的宁静和美好比官场更有吸引力。
  7. 应真外见中和色:强调了真正的美丽和智慧不在于外表的装饰,而在于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8. 岂在眉间一点黄:指出外在的装饰或标志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美丽和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妙净光云”比喻纯净的光芒,“阎浮檀水”比喻心灵的纯净。
  • 象征:如“优钵罗花”象征纯洁和智慧,“绿槐”象征自然和宁静。
  • 对仗:如“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纯净和和谐,超脱世俗的纷扰,向往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对佛教象征物和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妙净光云:象征纯净的光芒,覆盖了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 阎浮檀水:佛教中的圣水,象征心灵的纯净。
  • 优钵罗花:佛教中的圣花,象征纯洁和智慧。
  • 赤舄:古代官员的鞋子,代指官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
  • 绿槐:自然界的树木,象征自然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妙净光云”比喻什么? A. 纯净的光芒 B. 广阔的天地 C. 世俗的纷扰 D. 内心的和谐

  2. “阎浮檀水心无染”中的“阎浮檀水”象征什么? A. 心灵的纯净 B. 世俗的纷扰 C. 自然的宁静 D. 官场的淡漠

  3. “优钵罗花体自香”中的“优钵罗花”象征什么? A. 纯洁和智慧 B. 世俗的纷扰 C. 自然的宁静 D. 官场的淡漠

  4. “赤舄未容趋北阙”中的“赤舄”代指什么? A. 官场 B. 自然 C. 内心 D. 世俗

  5. “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的装饰 B. 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C. 世俗的纷扰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谢逸的《送朱世英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谢逸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佛教的象征物,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佛教文化与宋代文学》:探讨了佛教文化对宋代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