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吟》

时间: 2025-01-17 08:43:36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

天且不佑,人能行哉。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

为法自弊,车分其身。

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言行吟 邵雍 〔宋代〕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白话文翻译:

说话不违背仁爱,行为不违背正义。自然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无比,没有不利。说话违背仁爱,行为违背正义。连天都不保佑,人怎么能行得通呢?有个叫商君的人,破坏正义,残害仁爱。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最终身败名裂。这才明白,行正义修仁爱的人,就是延长寿命、增加福寿的人。

注释:

  • 言行吟:诗题,意为通过言语和行为来吟咏。
  • 仁: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指爱人、仁慈。
  • 义:正义,道德上的正确行为。
  • 自天佑之:自然得到上天的保佑。
  • 吉无不利:吉祥无比,没有不利。
  • 乖:违背。
  • 有商君者:指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 贼义残仁:破坏正义,残害仁爱。
  • 为法自弊: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
  • 车分其身:指商鞅最终被车裂的刑罚。
  • 行义修仁者:行正义修仁爱的人。
  • 延年益寿人:延长寿命、增加福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言行吟》这首诗通过对比仁义与不仁不义的行为,强调了行正义修仁爱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推崇,以及对不仁不义行为的批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邵雍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仁义,避免不仁不义的行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仁义行为的重要性。前两句“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直接表达了仁义行为的正面效果,即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后两句“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则警示了不仁不义行为的后果,即失去上天的保佑,难以行得通。最后通过商鞅的例子,进一步强化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深刻阐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强调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仁义的标准。
  2.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说明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
  3.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指出违背仁义的行为会导致不良后果。
  4. “天且不佑,人能行哉。”:强调失去上天的保佑,人难以行得通。
  5.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通过商鞅的例子,说明破坏正义和残害仁爱的后果。
  6. “为法自弊,车分其身。”:指出商鞅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最终身败名裂。
  7. “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总结出行正义修仁爱的人,能够延长寿命、增加福寿。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仁义与不仁不义的对比,强化了仁义行为的重要性。
  • 举例:通过商鞅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仁不义行为的后果。
  • 排比:使用“言不失仁,行不失义”等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说服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仁义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对比和举例,诗人传达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代表爱人、仁慈的道德标准。
  • 义:代表正义、道德上的正确行为。
  • 天佑:象征上天的保佑和吉祥。
  • 商君:指商鞅,作为不仁不义行为的典型例子。
  • 延年益寿:象征长寿和福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君”是指谁? A. 商鞅 B. 商纣王 C. 商汤 D. 商山四皓 答案:A

  2. 诗中“言不失仁,行不失义”强调了什么? A.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仁义的标准 B.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法律 C.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礼仪 D.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传统 答案:A

  3. 诗中“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表达了什么? A.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 B.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人们的赞扬 C.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财富和地位 D.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长寿和福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相关章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 《孟子》中的相关章节,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进一步阐述了仁义的内涵。

诗词对比:

  • 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比,强调了仁义行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 与《孟子》中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对比,进一步阐述了仁义的内涵和实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论语》:了解儒家仁义道德的核心思想。
  • 《孟子》:深入理解仁义的内涵和实践。
  • 《邵雍集》:全面了解邵雍的诗歌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