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弦》

时间: 2025-01-14 13:43:46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

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

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

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国弦 卢思道 〔隋代〕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 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 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 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西蜀被誉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以其肥沃富饶著称。傍晚时分,云彩飘浮在玉垒山上,早晨太阳照耀着锦城。向南寻找曲折的道路,向东登上七星桥。如果琴声容易理解,那么吸引宾客就不难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蜀:指今天的四川地区。
  • 天府:古代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区的称谓。
  • 擅沃饶:特别肥沃富饶。
  • 玉垒:山名,位于四川。
  • 锦城:成都的别称,因古代织锦业发达而得名。
  • 九折路:形容道路曲折。
  • 七星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虚指。
  • 琴心:指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 令客:吸引宾客。

典故解析:

  • 九折路:可能暗指蜀道的艰险,历史上蜀道以险峻著称。
  • 七星桥:可能取自古代神话或民间传说,具体典故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思道,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赞美蜀地的富饶和美丽,同时表达了对蜀地文化和历史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蜀的富饶和美丽为背景,通过描绘玉垒山的云彩和锦城的阳光,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诗中“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一句,不仅描绘了蜀道的艰险,也暗示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最后两句“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蜀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直接点明蜀地的富饶和重要性。
  • 次句“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
  • 第三句“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探索和冒险的精神。
  • 末句“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以琴声为喻,表达了文化交流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浮玉垒夕”中的“云浮”比喻云彩轻盈飘动。
  • 对仗:如“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中的“南寻”与“东上”,“九折路”与“七星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蜀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表达了对蜀地的热爱和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垒:象征蜀地的山川之美。
  • 锦城:象征蜀地的繁华和文化。
  • 九折路:象征探索和冒险。
  • 七星桥:象征连接和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锦城”是指哪个城市? A. 成都 B. 重庆 C. 昆明 D. 贵阳 答案:A. 成都

  2. “九折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平坦的道路 B. 曲折的道路 C. 危险的道路 D. 美丽的道路 答案:B. 曲折的道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但情感更为深沉。

诗词对比:

  • 卢思道的《蜀国弦》与李白的《蜀道难》:两者都描绘了蜀地的特色,但《蜀国弦》更侧重于赞美和向往,而《蜀道难》则更多表现了蜀道的艰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隋代文学背景。
  • 《唐诗鉴赏辞典》:深入了解唐代诗歌,与卢思道的作品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