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
王之道 〔宋代〕
入室儿童隘函丈,想见彩衣还谑浪。
挂冠如欲赋田园,一水淮乡足閒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走入室内,看到儿童在狭小的空间中玩耍,心中想起那些穿着彩衣的孩子们在水边嬉戏的场景。诗人感慨,若是能够放下官职,回归田园生活,淮水的乡村足以让我感到安闲与宽阔。
注释:
- 儿童:小孩,指年轻的孩子们。
- 隘:狭小、局促。
- 函丈:函指的是箱子,丈是尺寸,这里形容空间狭小。
- 彩衣:指穿着鲜艳衣服的孩子们。
- 谑浪:嬉戏玩耍于水边。
- 挂冠:指辞去官职。
- 赋田园:回归田园生活。
- 淮乡:指淮水流域的乡村。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挂冠”常常用来指代辞官归隐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君贞,号南溪,宋代诗人。他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慈湖时,可能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儿童天真无邪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王之道的《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通过儿童的嬉戏,展现了生活的纯真与简单,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儿童在狭小空间中的玩耍,展现了生活的局促感,紧接着引入了对彩衣儿童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挂冠如欲赋田园”的句子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疲惫,渴望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在这份向往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淮乡的景象象征着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儿童的活泼,又有自然的宁静,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室儿童隘函丈:描绘了诗人走入房间,看到孩子们在狭小的空间中玩耍,营造出一种局促而又生动的场景。
- 想见彩衣还谑浪:诗人回忆起童年嬉戏的场景,充满了对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
- 挂冠如欲赋田园: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想法,暗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一水淮乡足閒旷:描绘了淮水乡村的宽阔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儿童的嬉戏比作彩衣,象征着纯真与快乐。
- 对仗:如“挂冠”和“赋田园”,形成了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儿童纯真无邪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与渴望归隐的心情。通过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童:象征着纯真与快乐。
- 彩衣:代表着美好与童趣。
- 田园:象征着宁静与自由。
- 淮乡:代表着自然的和谐与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儿童”主要指什么?
- A. 成年人
- B. 小孩
- C. 老人
- D. 动物
-
“挂冠”在诗中指的是:
- A. 拿掉帽子
- B. 辞去官职
- C. 参加宴会
- D. 旅行
-
诗人对田园的向往表现在哪里?
- A. 只在开头
- B. 诗的结尾
- C. 整首诗中
- D. 没有表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王之道的诗强调了儿童的纯真与对田园的渴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心境的平和。两者均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