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三 江上对雨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一晌凝情无语,手撚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白话文翻译:
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我凝神默默无语,手中玩弄着梅花,不知该去往何处。
倚靠着竹子,愁绪难以承受,暗自思念着江边回家的路。
向东而去,向东而去,短小的船只在淡淡的烟雾与细雨中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晌:一段时间,这里指的是一段长时间。
- 凝情无语:心中满怀情感却无言以对。
- 手撚梅花:用手拨弄梅花,表现出一种无聊或思念。
- 倚竹:依靠着竹子,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感到孤独和忧愁。
- 东去:向东前行,暗示离家或向往某地。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常用于表达思念和孤独之情。
- 竹:竹子寓意着坚韧和清高,常被文人所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生于宋代,字子直,号志道,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细雨纷纷的江边,诗人因对故乡的思念而产生了愁绪,借助江水与雨景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归路的向往。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三 江上对雨》承载了王之道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全诗通过对江上雨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思念。开头的“一晌凝情无语”,便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沉浸在无言的情感中,手中玩弄梅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梅花的象征意义也增强了这种孤独感。紧接着“倚竹不胜愁”,诗人将自身的愁苦具体化,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然而此刻却承受不了诗人的愁绪,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则通过短艇的意象,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淡淡的烟雾和细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模糊却又感人的画面,让读者领悟到诗人对归路的渴望与无奈。在整体上,诗歌的情感深厚,意境悠远,展现了王之道在细腻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晌凝情无语:表达了诗人在某段时间内的沉思与无言,情感深沉。
- 手撚梅花何处:通过玩弄梅花的动作,体现出诗人的闲适与思考,同时带有对梅花的思念之情。
- 倚竹不胜愁:诗人依靠竹子,感到无法承受的愁苦,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暗想江头归路:在愁苦之中,思念起归家的路,暗示着对故乡的眷恋。
- 东去,东去:重复的“东去”强调了诗人的归属感缺失与追寻。
- 短艇淡烟疏雨:短小的船在雨中行驶,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象征着诗人漂泊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竹子分别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 对仗:如“东去,东去”形成固定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思念、孤独与高洁的品质。
- 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高,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江水、细雨:表现自然景色的柔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倚竹不胜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无聊 - “东去,东去”中“东去”是什么意思?
A. 回家 B. 离开 C. 前往 - 诗中提到的意象中,哪个象征着思念和孤独?
A. 竹子 B. 梅花 C. 江水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怀的经典之作。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现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如梦令》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涉及思念故乡,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的思念,两者在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之道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