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龙谣》
时间: 2025-01-01 17:28: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聒龙谣
作者: 汪莘 〔宋代〕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自叹尘寰久客。
三人成周,望皇居帝宅。
荡兰桨伊阙波涛,曳玉杖洛阳阡陌。
独踌躇武烈文谟,天垂晚,月生魄。
故人少,别怀多,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
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
共云将东过扶摇,遇鸿濛顿超玄默。
待功成,翳凤骑麟,把蟠桃摘。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降临瑶台,神魂飞升至阆苑,我自叹在尘世中已久。
三人聚首成周,向往皇宫的帝宅。
荡漾着兰桨,行于伊阙的波涛,拖着玉杖,在洛阳的阡陌游荡。
我独自徘徊于武烈文谟之间,天色渐晚,明月升起。
故人少,离别之情多,举壶自饮,谁来怜惜我的衰老白发。
群仙问我,仍然低头看书卷。
大家说要东行扶摇,遇见鸿濛,顿时超越了玄默。
待功成名就,乘凤骑麟,摘下蟠桃。
注释:
- 瑶台:传说中的仙界,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境界。
- 阆苑:指仙境,常与神仙相关联。
- 三人成周:指三位贤人共同建立的理想国度。
- 兰桨:指用兰草制作的桨,象征轻盈自由。
- 伊阙:古代名阙,指的是一处重要的地理位置。
- 武烈文谟: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和文人。
- 扶摇:指飞升的风,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蟠桃:传说中仙人所食的美果,象征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莘,字子璋,号惭愧,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莘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聒龙谣》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瑶台、阆苑等意象,代表着诗人向往的仙境与理想生活。开篇便以“梦下瑶台,神飞阆苑”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接下来的“三人成周”,则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古代贤君的理想,反映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荡兰桨伊阙波涛”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故人少,别怀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孤独感。最后,他展望未来,期待着功成名就,与群仙共享长生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和追求真我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梦中来到理想的瑶台,神魂飞升至阆苑,开篇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 自叹尘寰久客:自我感叹在尘世中漂泊已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索。
- 三人成周,望皇居帝宅:提到理想中三位贤人的共同追求,向往着理想的国家和宫殿。
- 荡兰桨伊阙波涛:描绘一种悠闲的生活情景,象征着自由与心灵的安宁。
- 曳玉杖洛阳阡陌:用玉杖在洛阳的小路上游荡,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 独踌躇武烈文谟:独自在英雄与文人的理想中徘徊,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
- 天垂晚,月生魄:天色渐晚,明月升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 故人少,别怀多:对故人的思念增多,表现出人生的孤独感。
- 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自己举杯饮酒,感叹无人怜惜自己的老去,表达了无奈。
- 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群仙询问自己为何低头看书,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共云将东过扶摇:共同畅想未来的理想,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遇鸿濛顿超玄默:遇到云雾,顿时超越了尘世的喧嚣,表现出精神的升华。
- 待功成,翳凤骑麟:期待功成名就,骑上凤凰与麟,象征着成功与荣耀。
- 把蟠桃摘:最终摘下蟠桃,象征着长生与幸福的果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下瑶台”比喻理想与超脱。
- 拟人:如“群仙问我”,使仙人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 对仗:如“故人少,别怀多”,增强诗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为主题,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象征着美好的理想生活。
- 阆苑:代表着超脱的精神世界。
- 蟠桃:象征着长生不老的幸福与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聒龙谣》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汪莘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中,瑶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境界
- C. 历史名城
- D. 自然风光
-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
- C. 爱情
- D.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聒龙谣》均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自然之美,后者则关注个人情感与思考。
- 《长恨歌》则通过爱情故事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聒龙谣》相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现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艺术研究
- 《汪莘传》 - 诗人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