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诗 其十四》

时间: 2025-01-17 09:24:16

满地霜华衬短靴,禁城阴处晓频过。

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

八面楼西明月在,万年枝上庆云多。

重闻奏事言何事,郎省无缘上谏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地霜华衬短靴,禁城阴处晓频过。
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
八面楼西明月在,万年枝上庆云多。
重闻奏事言何事,郎省无缘上谏坡。

白话文翻译:

在满地霜华的清晨,我踩着短靴,在禁城的阴影处走得频繁。
金笼中的鹦鹉被教导着,玉勒的蕃奴牵着骆驼。
八面楼的西边明月高挂,万年松树上庆云缭绕。
再听奏事时说了些什么,郎官根本无缘上谏坡。

注释:

  • 满地霜华:满地的霜花,形容清晨的景象。
  • 短靴:短靴子,指轻便的鞋子。
  • 禁城:指皇宫,象征着权力的中心。
  • 金笼:指精致的笼子,通常用来关东鹦鹉等珍禽。
  • 玉勒:指用玉制成的马鞍或勒马的绳带,象征贵族。
  • 蕃奴:指外族的奴隶。
  • 八面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象征地位和权力。
  • 庆云:吉祥的云彩,象征着美好的兆头。
  • 郎省:指官吏,省是指治理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子器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朝代更迭、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因此感受到对朝廷事务的无奈与渴望参与的情感。

诗歌鉴赏:

《早朝诗 其十四》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在禁城的阴影中踱步,周围的景物充满了霜华和宁静的美感。开头两句展示了清晨特有的冷冽气息,诗人穿着短靴,似乎在反映一种轻快而又不失庄重的状态。同时,金笼中的鹦鹉和玉勒的蕃奴,则暗示着皇宫生活中奢华的日常,展现出一种对权力和财富的依赖。

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明月和庆云,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思考。月光照耀下的万年松,象征着长久的安宁与和平。而诗人在重闻奏事时却感到无能为力,显示出他对朝廷事务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诗人自身处境的感慨,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地霜华衬短靴:描绘初晨的景象,霜华与短靴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清晨的宁静与寒冷。
  2. 禁城阴处晓频过:禁城的阴影中,诗人往来频繁,暗示他在权力中心的游走和思考。
  3. 金笼内使教鹦鹉:鹦鹉在金笼中被教导,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4. 玉勒蕃奴制骆驼:蕃奴牵引骆驼,展现出一种异域的奢华生活。
  5. 八面楼西明月在:明月高挂,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6. 万年枝上庆云多:长青松树上缭绕的庆云,寓意着长久的吉祥。
  7. 重闻奏事言何事:再次听到奏事,诗人关注政治动态。
  8. 郎省无缘上谏坡:感叹自己无缘参与谏言,流露出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满地霜华”比喻清晨的寒冷与美丽。
  • 对仗:如“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庆云”拟人化,赋予其吉祥的象征。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清晨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中心的思考与对政治生活的无奈,表现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华:象征寒冷与清新,表现自然之美。
  • 金笼与玉勒:象征权力与财富,反映奢华的生活。
  • 明月与庆云:象征光明与吉祥,寄托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禁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皇宫
    • B. 学校
    • C. 市场
    • D. 庭院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满地霜华”描绘的是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人对政治事务感到无奈和失落。 (对/错)

答案:

  1. A
  2. 清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是描写清晨或夜晚的情景,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杨子器则更多地关注社会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风格与主题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