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
时间: 2025-01-04 07:3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
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
僧寮暂此参禅。遥望处湖山可怜。
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的天空里,正值清明时节,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短暂的逗留中,寒风刺骨,身体也有些不适。暂时在僧舍中参禅,远望湖山,令人怜惜。只有用酒来浇愁,用花来献给发际,尽情地追寻梦中的仙境。
注释:
- 消魂节: 指清明时节,因祭扫先人而让人感到忧伤。
- 尖寒恻恻: 形容寒冷刺骨的感觉。
- 薄病恹恹: 形容身体微弱,略显虚弱。
- 僧寮: 僧人的居所,指寺庙中的宿舍。
- 遥望处: 远望的地方,表达思绪飞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写于清明前后,正值寒食节,诗人借助这一节日的沉重氛围,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以“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引入,形成一种愁苦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沉重。接着,“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将诗人的身体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感受。
“僧寮暂此参禅”一语,暗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然而“遥望处湖山可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无法逃离内心的愁苦。最后的“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则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尽管现实残酷,诗人仍希望通过酒花寄托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雨余天: 雨后的天空,象征着洗尽铅华,内心却仍有忧伤。
- 是消魂节: 清明节让人感伤,提醒人们对逝者的怀念。
- 小住匆匆: 暂时停留,表明诗人的生活节奏快且急促。
- 尖寒恻恻: 寒意刺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寒冷。
- 薄病恹恹: 形容诗人身体不适,内心的无奈。
- 僧寮暂此参禅: 在寺庙中寻求心灵的安宁。
- 遥望处湖山可怜: 对远方景象的眷恋,产生怜惜之情。
- 将酒浇愁: 借酒消愁,表现出诗人的无奈。
- 将花献发: 用花象征美好,寄托对理想的向往。
- 将梦游仙: 追寻超脱尘世的理想与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酒浇愁”暗喻用酒解忧。
- 拟人: “夕阳天”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感受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尽管现实充满了不如意,但依然不放弃内心深处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 象征洗净与思念。
- 寒风: 代表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 酒: 象征消愁与寄托。
- 花: 代表美好与希望。
- 湖山: 远方的理想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消魂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清明节
- C. 中秋节
-
“将酒浇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诗人提到的“尖寒恻恻”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天气温暖
- B. 寒冷刺骨
- C. 雨水淋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高燮的《柳梢青》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忧伤与理想的追求,而后者则是在国家动荡中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