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1:37:22

胶胶扰扰几时休。

一出山来不自由。

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 其三
辛弃疾

胶胶扰扰几时休。
一出山来不自由。
秋水观中山月夜,
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
过分功名莫强求。
先自一身愁不了,
那堪愁上更添愁。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的烦扰究竟要到何时才能结束呢?走出山林后,生活却变得不再自由。秋水映照着山中月夜,停云堂下的菊花正值秋天。随缘而行的道理应该要懂得,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就不要强求了。自己身上本来就有解不开的愁苦,又怎能承受更多的忧愁呢?

注释:

  • 胶胶扰扰: 形容心烦意乱、不得安宁的样子。
  • 秋水: 指秋天的水,通常清澈而明亮。
  • 随缘: 顺其自然,不强求。
  • : 这里多指心中的忧虑和烦恼。

典故解析:

  • 菊花: 常用作高洁、清雅的象征,古人常引用菊花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山月夜: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常用来衬托诗人的情感,山月的宁静与内心的烦扰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辛弃疾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同时也能写出细腻、深沉的诗词。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烦恼常常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瑞鹧鸪 其三》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的威胁,个人则遭遇了许多生活和心灵上的困扰。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对内心愁苦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复杂,诗人以“胶胶扰扰”开篇,展现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接着,诗人通过“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比。尽管外界有美好景色,内心的烦恼却难以驱散。接下来的“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强调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深刻地反思个人的愁苦,认为心中已满是烦恼,无法再承受更多的忧愁,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命运的叹息。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胶胶扰扰几时休: 表达了对生活中烦扰不安的无奈,渴望解脱。
  • 一出山来不自由: 走出自然的保护,反而感到束缚与困扰。
  • 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描绘了一个既美丽又孤独的场景,映衬内心的愁苦。
  • 随缘道理应须会: 提醒自己要顺其自然,理解生活的道理。
  • 过分功名莫强求: 劝诫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要懂得适可而止。
  • 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强调内心的忧愁已经难以承受,不能再增加更多。

修辞手法:

  • 比喻: “胶胶扰扰”形象地表达了烦恼的状态。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如“停云堂下”与“秋水观中”。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烦恼的深刻反思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揭示了自然美与内心愁苦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 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山月: 代表着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 菊花: 象征着高洁与不屈,常用于隐逸和志向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胶胶扰扰”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心情愉快
    • B. 心烦意乱
    • C. 自由自在
    • 答案: B
  2. 诗人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功名?

    • A. 努力追求
    • B. 随缘对待
    • C. 完全放弃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哪些?

    • A. 秋水与山月
    • B. 春花与夏雨
    • C. 冬雪与春风
    •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多表现豪放、激昂,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温婉。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辛弃疾的《瑞鹧鸪》更显愁苦和对人生的思考,而李清照的作品则多描绘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辛弃疾《稼轩词》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关于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