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

时间: 2025-01-01 10:34:54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 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一作曙莫见,
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白话文翻译:

清晨听到远行的朋友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微霜刚刚渡过河面。鸿雁在忧愁中无法忍受这样的歌声,而云山的景色,更是让人感到身在异乡的凄凉。关城的树色暗示着寒冬将近,御苑传来的砧声在傍晚显得格外频繁。树影朦胧,像是黎明即将来临,却又看不到长安的欢乐场所,空余岁月在指间悄然流逝。

注释:

  • 游子:远行的人。
  • 微霜:轻微的霜降。
  • 鸿雁:大雁,常用作思乡或离别的象征。
  • 砧声:指的是敲打布料的声音,寓意着忙碌和生活的琐事。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创作背景:

《送魏万之京》写于送别友人魏万赴京的场合,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情感交织,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送魏万之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篇通过“朝闻游子唱离歌”引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主题。清晨的歌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动人,引发了诗人的思绪。接着,诗人提到“昨夜微霜初渡河”,用“微霜”一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

鸿雁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这里用“鸿雁不堪愁里听”,将离别之愁与鸿雁的悲鸣相联系,传达了心中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云山况是客中过”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云山的景色让人倍感凄凉,更突显出“客”字的含义——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惦记着故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关城的树色和御苑的砧声,展现了即将到来的寒冬和生活的琐碎,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则是全诗的高潮,体现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秋冬交替、忧伤离别的场景,展示了李颀细腻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闻游子唱离歌:早晨听到远行者在唱离别的歌,直接引入主题。
  2. 昨夜微霜初渡河:昨夜的霜降在水面上微微闪烁,增添了清晨的寒意与孤独感。
  3. 鸿雁不堪愁里听:鸿雁在忧愁中听着歌声,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4. 云山况是客中过:云山的景象更显得客居的寂寞,强调了身在异乡的感受。
  5. 关城树色催寒近:关城的树色暗示着寒冬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6. 御苑砧声向晚多:御苑中敲打布料的声音在傍晚愈发频繁,暗示生活的琐碎。
  7. 树色一作曙莫见:树影模糊,似乎要迎接黎明,却看不到长安的欢乐。
  8. 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长安的快乐场所因时间流逝而难以再现,令人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子”与“鸿雁”相提并论,通过比喻深化离别的主题。
  • 拟人:鸿雁“听”离歌,赋予自然以人性,表现愁苦。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与冬季的到来,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光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子:象征离别与远方。
  • 鸿雁:思乡之情的象征。
  • 微霜: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树色: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映射。
  • 砧声:生活琐事与人际关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谁?

    • A. 远行的人
    • B. 乡村的孩子
    • C. 诗人的朋友
    • D. 以上皆是
  2. “鸿雁不堪愁里听”中“鸿雁”象征了什么?

    • A. 乡愁
    • B. 离别
    • C. 友情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与欢乐
    • B. 离别与孤独
    • C. 迷茫与失落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与李颀的《送魏万之京》都表达了离别的主题,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别的感伤,而李颀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忧愁与时间的流逝。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李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