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池塘生春草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白话文翻译:
在谢公曾经吟咏的地方,池水两侧通往渡口。古往今来,人们何处可寻,只有年年春草自生。草色在波边显得格外绿意盎然,香气在雨后愈加浓郁。今天在这青青的草地上,我心中却无奈地感慨,路上的行人只感到惆怅。
注释:
-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夹通津:指池水两侧通向渡口的地方。
- 古往人何在:追忆往昔,感叹人事已非。
- 年来草自春:每年春天,草自然生长。
- 色宜波际绿:草色在水边显得特别绿。
- 香爱雨中新:雨后的草香更加诱人。
- 青青意:指草色青翠,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空悲行路人:感叹行路人无奈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润,唐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描绘了池塘边的春草,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伤。
诗歌鉴赏:
《赋得池塘生春草》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首句提到的“谢公遗咏处”,不仅指向具体的地点,更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忆,表现出对过往优雅文化的向往与怀念。接着以“池水夹通津”勾勒出水边的景致,生动而形象。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感叹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仿佛在问“昔日的游人何处去?”而诗中的“草自春”则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常态,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则通过生动的色彩与香气描绘出春草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最后一句“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行路人在美景中却感到孤独与惆怅的复杂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春草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细腻而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公遗咏处:引出地点,暗示诗人对谢灵运的敬仰。
- 池水夹通津:描绘环境,营造出水边的宁静氛围。
- 古往人何在:感慨历史的流逝,疑问昔日游者的去向。
- 年来草自春:强调自然规律与生命的延续。
- 色宜波际绿:描绘草色,富有生机。
- 香爱雨中新:表现春草在雨后的清新气息。
- 今日青青意:表达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珍惜。
- 空悲行路人:抒发行人的惆怅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草色与人的情感对比,生动而形象。
- 对仗:如“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草香似乎在呼唤人心,引发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池塘的景色,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叹,蕴含着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联系,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池塘: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春草:代表生命的延续与生机,蕴含希望。
- 水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行路人:象征着在生命旅途中孤独与惆怅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哪位诗人是诗中提到的“谢公”?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灵运
- D. 白居易
-
诗中的“今日青青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幸福
-
“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中的“香”指什么?
- A. 花香
- B. 草香
- C. 水香
- D. 雨香
答案:
- C. 谢灵运
- B. 惆怅
- B. 草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愤情绪。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死与离别,表达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