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偈二首
作者:释守道 〔宋代〕
原文展示: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学思考:在无边的存在中,没有固定的境地和位置。释迦牟尼对然灯问道,仁者所称的是什么,才能被称作“受记”。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从:不依赖、不由某一事物所决定。
- 一地:指一个地方或状态。
- 寂灭性:指一种消逝与空无的状态。
- 宁有位:难道会有固定的位置或状态吗?
-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
- 稽首:叩首,表示尊敬的礼节。
- 然灯:指的是一位佛教高僧或智者。
- 仁者:指有仁德之人,通常是指有智慧的人。
- 受记:在佛教中指得到预言或承诺。
典故解析: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他的思想强调空性和无常。“然灯”可能是指某位高僧,表示佛教传承中的智慧传递。受记在佛教中是指对未来成就的承诺,强调因果法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守道是宋代的一位禅宗僧人,其诗歌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禅宗盛行的背景,强调内心的觉悟与真实的存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探讨佛教哲理的环境中创作的,反映了对存在与空性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释迦与然灯,暗示了佛教思想的传承与智慧的交流,旨在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本质。
诗歌鉴赏:
这首《偈二首》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存在的质疑与探索。诗中以“不从一地至一地”开头,强调了事物的无常与变化,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接着,诗人以“寂灭性中宁有位”来探讨空性与存在的关系,提出在寂灭的状态中,似乎并不存在固定的身份或位置,这让人感受到一种禅宗的宁静与深邃。
通过提到释迦与然灯的问答,诗人将个人的思考与宗教哲学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智慧与仁德的向往。最后,“仁者何名为受记”则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反思,表明了对未来的承诺与因果的认知。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更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引发人们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从一地至一地:表达一种无处可依的状态,强调无常与变化。
- 寂灭性中宁有位:探讨在空无与静止的状态中,是否还有确定的位置或意义。
- 释迦稽首问然灯:释迦牟尼向智者请教,表现出对智慧的尊重与渴求。
- 仁者何名为受记:对仁者的身份与未来的思考,反映出对因果法则的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整齐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使内容更加深刻。
- 象征:释迦与然灯象征着智慧与传承,富有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存在、智慧与仁德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反思,体现了禅宗的哲理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地:象征固定与稳定,反映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
- 寂灭性:象征空无与宁静,反映禅宗思想中的无常观。
- 释迦与然灯:象征智慧的传承,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从一地至一地”意为: A.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B. 不依赖于任何固定的地方
C. 到达一个特定的地点
答案:B -
“仁者何名为受记”中的“受记”指的是: A. 受到的奖励
B. 对未来的承诺
C. 受到的赞美
答案:B -
释迦牟尼代表的是什么? A. 佛教的创始人
B. 一位普通僧人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探讨空性与智慧。
- 《楞严经》:阐述深奥的佛教哲学。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探讨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偈二首》更注重对存在的哲学思考,而《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和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禅宗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佛教哲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