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

时间: 2025-01-01 14:35:50

一生强半卧穷阎,粝饭藜羹似蜜甜。

耄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

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坚忍莫为秋雨叹,牵萝犹足补茅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
一生强半卧穷阎,粝饭藜羹似蜜甜。
耄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
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坚忍莫为秋雨叹,牵萝犹足补茅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秋季的身体不适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贫穷的环境中度过,虽然饮食简陋,但却有一种如蜜般的甜美。在年老之时才意识到衰老的感觉,孟秋的疾病仿佛是命运的占卜。面对艰难的生活道路,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不怕再受伤痛。希望在秋雨中保持坚忍,不要过于叹息,依然能够用牵引的藤萝去补修茅草屋顶。

注释

  • 强半:大部分,几乎。
  • 穷阎:贫穷的环境。
  • 粝饭藜羹:指粗糙的饭菜。
  • 耄齿:指年老,牙齿稀少。
  • 孟秋:秋天的开始,农历七、八月。
  • 信如占:像占卜一样,暗示命运。
  • 危途:艰难的路。
  • 恶石:指艰难的障碍。
  • 痛砭:即便受伤也无所畏惧。
  • 坚忍:坚韧不拔的意志。
  • 补茅苫:修补屋子,象征生活的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个人情感,并以其豪放、悲壮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秋季,他因年老多病而感慨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艰辛。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坚韧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陆游晚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以“强半卧穷阎”自嘲,反映了自己多年来与贫困斗争的经历,虽然生活清苦,却也找到了其中的甘甜,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耄齿觉衰嗟已晚”一句中,诗人对衰老的感叹,既是对自身境况的无奈,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在孟秋的季节,身体的疾病如同命运的无情占卜,充满无奈与失落。

然而,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写道“危途本自难安步”,暗示生活的困境是常态,但“恶石何妨更痛砭”则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态度。这种坚忍的品格和积极的生活信念,正是陆游诗歌的核心所在。

最后,诗人以“牵萝犹足补茅苫”结束,隐喻生活的修补与希望,告诉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乐观,体现了人生态度的深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生强半卧穷阎:自述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贫困中度过,暗含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2. 粝饭藜羹似蜜甜:尽管饮食粗糙,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甜美,展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3. 耄齿觉衰嗟已晚:年老才意识到衰老的到来,反映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4. 孟秋属疾信如占:在秋季生病,如同命运的预言,表达对命运的无力感。
  5. 危途本自难安步:艰难的道路本就难行,强调生活的艰辛。
  6. 恶石何妨更痛砭:即便遇到困难,也不怕受伤,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7. 坚忍莫为秋雨叹:在秋雨中要坚韧,不要轻言叹息。
  8. 牵萝犹足补茅苫:即使生活艰难,仍能找到修补的办法,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粝饭藜羹似蜜甜”和“恶石何妨更痛砭”的对比,突显生活中的苦与乐。
  • 比喻:将疾病比作命运的占卜,增强诗歌的哲理性。
  • 排比:在表达生活艰辛时,使用排比结构加强语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的反思,展现了陆游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阎:象征贫困的生活环境,反映诗人的境遇。
  • 粝饭藜羹:代表简陋的生活,但也暗含对生活的珍惜。
  • 孟秋:秋季的象征,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衰老和疾病的象征。
  • 恶石: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障碍。
  • 牵萝:象征希望与修复,暗示生活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粝饭藜羹”是指: A. 精致的食物
    B. 粗糙的饭菜
    C. 鲜美的佳肴

  2. “孟秋属疾信如占”中的“属疾”意思是: A. 归属疾病
    B. 发生疾病
    C. 预示疾病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无所谓
    C. 积极向上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生活艰辛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面对自然的壮丽时,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对待生活艰辛的态度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变化,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