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儒荣堂》
时间: 2025-01-19 19:5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儒荣堂》 陆游 〔宋代〕
军容基祸庙谋疏,尚记文登遣使初。
只道大功随指顾,至今遗种费诛锄。
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
剩办杀青君记取,龙庭焚尽始成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军队的容貌和国家的安危都是由庙谋决定的,然而我仍然记得当初在文登派遣使者时的情景。人们只知道功劳随意而来,直到今天留下的遗种却费尽了心力去铲除。回朝时不再用麟笔参政,寓直之事只是在上石渠听闻。只剩下要做好杀青的事情,龙庭已经焚烧殆尽,才终于成书。
注释
- 军容:指军队的形象,暗喻国家的安危。
- 基祸庙:基于祸害的庙宇,隐喻对国家的谋划。
- 文登:地名,指的是历史上某次派遣使者的事件。
- 麟笔:古代象征文采出众的笔,寓意文人之才。
- 杀青:古代书籍写成后,进行最后的定稿或检查。
典故解析
- 麟笔:传说中麒麟的毛所制成的笔,象征着文人的才华和功绩。
- 龙庭:指的是帝王的庭院,暗示权力中心的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怀,语言质朴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陆游经历了国家动乱与个人失意,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考。诗中所体现的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正是他一生信念的体现。
诗歌鉴赏
《寄题儒荣堂》体现了陆游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历史的思考。开篇以“军容基祸庙谋疏”引入,既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诗中提到的“文登遣使”,暗示了历史事件对当下局势的影响,呈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后面的“只道大功随指顾”,则是对功名利禄的嘲讽,显示出他对个人成就的淡泊与对历史的深邃理解。最后两句更加突显了时局的严峻,龙庭焚尽,意味着权力中心的崩溃与国家的动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军容基祸庙谋疏:军队的形象和国家的安危是由庙谋决定的,暗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尚记文登遣使初:回忆起历史事件,作为对现实的反思。
- 只道大功随指顾:人们只知功劳是随意而来的,表达对功名的讽刺。
- 至今遗种费诛锄:遗留下来的问题依然需要解决,感叹历史的沉重。
- 还朝不遣参麟笔:回朝时不再用文采出众的笔,象征着对权力的失望。
- 寓直空闻上石渠:在朝中听闻的都是空话,显示政治的腐败。
- 剩办杀青君记取:最后只剩下应做的事情,体现出紧迫感。
- 龙庭焚尽始成书:权力中心的崩溃后,才有了历史的完成,反映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庭焚尽”比喻国家的衰败。
- 对仗:如“还朝不遣参麟笔”与“寓直空闻上石渠”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对照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功名的嘲讽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军容:象征国家的安危,隐喻政治的稳定。
- 麟笔:象征文人的才华与理想,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
- 龙庭:代表权力与统治,象征国家的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麟笔”象征什么?
A. 文人的才华
B. 武将的荣耀
C. 国家安危
D. 个人功名 -
“军容基祸庙谋疏”中的“庙”指什么?
A. 帝王
B. 军队
C. 国家
D. 祈祷的地方 -
诗中“龙庭焚尽”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状况?
A. 国家繁荣
B. 政权崩溃
C. 文人兴起
D. 战争胜利
答案:1.A,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
- 陆游的诗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与个体命运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百姓疾苦与社会现实的描绘。
通过这些分析与解读,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陆游的《寄题儒荣堂》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