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1 11:53: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落夜乌啼。草木风悲。孤城鼓角转清凄。仿佛有声关塞去,天黑云低。莫问几人回。断雁南飞。髑髅吹火战场西。旧日封侯今日梦,铁甲成泥。
白话文翻译:
月亮落下,夜里乌鸦啼叫,草木在风中显得悲凉。孤城的鼓声和号角声在清冷中回荡,仿佛听到远方边塞传来的哀鸣,天色阴沉,乌云低垂。不必询问那些归来的人有几何,只有断雁向南飞去。战场上的骷髅在微风中发出火光。昔日封侯的梦,如今已化为铁甲泥土。
注释:
- 月落:指月亮落下,象征夜晚的结束,暗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 夜乌啼:夜里乌鸦的叫声,乌鸦常常被视为不祥之鸟,这里增添了悲凉的情感。
- 孤城:指孤独的城池,象征着离别与无助。
- 鼓角:古代战争中用的乐器,发出清晰而悲伤的音调。
- 关塞:边关与塞外,象征战争与离别。
- 断雁南飞:孤雁南飞,暗示离别与失落。
- 髑髅:骷髅,象征死亡与战场的惨烈。
- 铁甲成泥:曾经的英雄如今的梦,表明战斗的结果是无情的。
典故解析:
“旧日封侯今日梦”中的“封侯”,指古代通过战功获得的封赏与地位,表现出英雄从盛世到衰败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寿恒,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浪淘沙》创作于战乱年代,历史的动荡让诗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凉。诗歌中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悲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与孤城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与凄凉感。诗的开头“月落夜乌啼”,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面,月亮的落下与乌鸦的啼叫形成鲜明对比,带给人一种无尽的哀伤。
接下来的“草木风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悲凉的氛围,草木在风中低垂,似乎在为某种失去而感到哀痛。孤城的鼓声与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冷而又凄惨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未归的战士与逝去的时光。
“莫问几人回”一句,表达了对战斗后归来的无奈与绝望,似乎在提醒人们,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死亡,还有心灵的创伤。最后的“铁甲成泥”,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英雄的梦想与荣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化为无尽的泥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与深情的描绘,将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落夜乌啼:月亮落下,夜里乌鸦啼叫,表现出孤独与忧伤。
- 草木风悲:草木在风中显得悲伤,增强了诗的情感氛围。
- 孤城鼓角转清凄:孤独的城池,鼓声和号角声在空旷中显得凄凉。
- 仿佛有声关塞去,天黑云低:仿佛听到远方的战斗声,夜空阴沉。
- 莫问几人回:不必询问归来的人有多少,表达了对归来的无奈。
- 断雁南飞:孤雁南飞,象征失去与离别。
- 髑髅吹火战场西:战场上的骷髅,暗示死亡与战斗的惨烈。
- 旧日封侯今日梦,铁甲成泥:昔日的荣耀如今化为泥土,表现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铁甲成泥”比喻英雄的梦想与成就的消逝。
- 拟人:草木在风中“悲”,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月落夜乌啼”,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斗后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梦想的感伤。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乌鸦:象征不祥与悲伤。
- 孤城:象征人孤独无助的处境。
- 鼓角:象征战争与号召。
- 断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髑髅:象征死亡与战争的残酷。
- 铁甲:象征英雄的荣耀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月落夜乌啼”中,夜里啼叫的鸟是?
- A. 麻雀
- B. 乌鸦
- C. 燕子
-
诗中提到的“断雁”指的是什么?
- A. 归来的战士
- B. 离开的旅人
- C. 南飞的孤雁
-
“铁甲成泥”表达了什么?
- A. 英雄的成就
- B. 战争的无情
- C. 梦想的实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张恨水的《浪淘沙》都表现了对国家与家园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描绘了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同情,而张恨水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与历史的无情。
参考资料:
- 《张恨水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现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