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有忆》

时间: 2025-01-01 18:06:08

休道硕人薖。

日暮残疴。

穷年寂寂守烟萝。

惟有蔚蓝天上月,依旧无他。

罗绮隔银河。

蹙蹙鳞波。

行宫门闭落花多。

杨柳灞桥人折尽,最忆秦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有忆
作者: 曾廉 〔清代〕

休道硕人薖。日暮残疴。
穷年寂寂守烟萝。
惟有蔚蓝天上月,依旧无他。

罗绮隔银河。蹙蹙鳞波。
行宫门闭落花多。
杨柳灞桥人折尽,最忆秦娥。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那些伟人已不再,黄昏时分我依然病重。
整年整年孤独地守着烟雾缭绕的藤萝。
唯有那天上的明月依旧,其他的都是空无。

罗绮装扮隔着银河,波光粼粼显得愈发清丽。
行宫的大门紧闭,落花满地。
杨柳在灞桥边已被人折尽,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那位秦娥。

注释:

  • 硕人薖:指伟大的人物、成就。
  • 日暮残疴:黄昏时身体仍旧虚弱。
  • 穷年寂寂:整年孤独。
  • 烟萝:烟雾缭绕的藤萝。
  • 蔚蓝天上月:天上的明亮月亮。
  • 罗绮:华丽的衣裳。
  • 蹙蹙鳞波:闪烁的波光。
  • 行宫门闭:指宫殿的门闭合。
  • 杨柳灞桥:灞桥边的杨柳。
  • 秦娥:古代美人的代称。

典故解析:

“秦娥”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美人,常用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佳人与作者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常体现出忧郁与孤独的情绪。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身处晚年之际,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与思考,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月”作为情感的载体,表现了夜空中的明月与人世间的孤独之间的对比。开篇以“休道硕人薖”引入,似乎在否定那些伟大的人物的存在,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沉重与孤寂,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病痛与无奈。

“惟有蔚蓝天上月,依旧无他”一句,月亮成为了诗人唯一不变的陪伴,象征着永恒的美好与希望。之后“罗绮隔银河”一句,再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内心的孤寂。

“行宫门闭落花多”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杨柳灞桥人折尽”更是对往日美好回忆的怀念,最终以“最忆秦娥”总结,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过往的深情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道硕人薖:开篇强调不必再提伟大人物,暗示对功名利禄的冷漠。
  • 日暮残疴:描绘日暮时分身体的虚弱与无力感。
  • 穷年寂寂守烟萝:表达长年孤独的守望,构建出一种寂寞的氛围。
  • 惟有蔚蓝天上月:月亮成为唯一的陪伴,象征着不变的美好。
  • 罗绮隔银河:隔着银河的华丽衣裳,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蹙蹙鳞波:波光闪烁,意象生动,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与清丽感。
  • 行宫门闭落花多:门闭花落,暗示过往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杨柳灞桥人折尽: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怀旧的氛围。
  • 最忆秦娥:结尾以怀念美人收尾,情感得以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与落花相提并论,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罗绮隔银河”与“蹙蹙鳞波”,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永恒与孤独。
  • 烟萝:隐喻孤独与守望。
  • 落花:象征美好的消逝。
  • 杨柳:代表柔情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伟人事迹的怀念
    B. 对孤独的感慨与美好回忆
    C. 对自然的描写

  2. “惟有蔚蓝天上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A. 人生的虚无
    B. 永恒的陪伴与希望
    C. 美好的过去

  3. 诗中提到的“秦娥”指代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词对比:

  • 曾廉《浪淘沙·有忆》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曾廉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多愁善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