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二首》

时间: 2025-01-06 06:56:53

二十年前欲住山,不禁寂寞掩柴关。

如今寂寞禁当得,欲掩柴关又却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二首
作者:高翥 〔宋代〕

二十年前欲住山,不禁寂寞掩柴关。
如今寂寞禁当得,欲掩柴关又却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二十年前,诗人渴望在山中隐居,但最终无法忍受寂寞而放弃了这个念头。如今虽然能够忍受寂寞,但想要再次隐居却又感到困难。

注释

  • 欲住山:想要在山中居住。
  • 不禁寂寞:无法忍受寂寞。
  • 掩柴关:关上通往隐居生活的门。
  • 如今:现在、此时。
  • 禁当得:能够承受、适应。
  • 却难:却是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德明,号云山,山东人。高翥以诗歌见长,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困惑,展现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宋代,士人多有隐居之志,尤其在政治动荡或个人遭遇挫折时,隐居成为一种理想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杂兴二首》通过对时间的回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以“二十年前欲住山”引入,时间的跨度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变化。二十年前,诗人渴望与世隔绝,追求宁静的隐居生活,但“寂寞掩柴关”的情感却暴露了他对孤独的畏惧,最终选择放弃理想。

转折至“如今寂寞禁当得”,诗人虽然克服了对孤独的恐惧,能够适应这种生活,但此时的他却又面临新的困境——“欲掩柴关又却难”。这句结尾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隐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诗人只能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中的复杂心态,深刻而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十年前欲住山:二十年前我渴望隐居在山中。
  • 不禁寂寞掩柴关:但我无法忍受孤独而关闭隐居的门。
  • 如今寂寞禁当得:现在我能够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
  • 欲掩柴关又却难:但想要再次关闭通往隐居的门却变得困难。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时间变化带来的心境变化。
  • 拟人:将“寂寞”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内心的对话对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和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柴关:隐喻隐居的门,象征着与世隔绝的选择。
  • 寂寞:代表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它是诗人内心矛盾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掩柴关”主要表示什么?
    A. 关闭门窗
    B. 隐居的生活
    C. 追求财富
    D. 远离家乡

  3. 诗人对隐居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和坚定
    B. 犹豫和矛盾
    C. 完全拒绝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终南山》: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高翥的《杂兴二首》都探讨了隐居与自然的关系,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高翥则更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内心挣扎。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