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锡南禅莲老》
时间: 2025-01-04 07:1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无锡南禅莲老
作者:曹勋 〔宋代〕
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
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
偶同窗雨,永怀九仙云。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禅宗的向往。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烦恼,但在老年时却找到了欣慰。虽然他身处书卷之外,却得以体会到一种超然的乐趣。他选择留在无锡,享受福地的宁静,勤于修禅,心灵得到满足。诗人怀念故乡,感叹自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鸿鹄般各自分飞。偶然间与同窗在雨中相聚,心中永远怀念那些高洁的理想。诗人喜欢在洞中燃香,期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遍飘散。
注释
- 生平罹百忧:意指一生经历了许多烦恼。
- 老来始一欣:年老时才开始感受到欣慰。
- 得履方外趣: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乐趣。
- 不涉卷内闻:不再关注书本中的纷扰。
- 留锡憩福境:留在无锡这个福地休息。
- 禅悦志所勤:在禅宗中获得快乐,努力修行。
- 日款乡关旧:时常思念故乡。
- 俱叹鸿鹄分:都感叹志趣的分歧,像鸿鹄一样。
- 偶同窗雨:偶然与同学在雨中相聚。
- 永怀九仙云:永远怀念高洁的理想。
- 好持洞下香:喜欢在洞中点燃香火。
- 法界期普薰:希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禅宗为题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安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逐渐对世俗的追求看淡,向往一种超然的生活。无锡的南禅寺环境幽美,成为他修身养性、追求禅悦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别无锡南禅莲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生平罹百忧”切入,准确地道出了人生的苦累,随后却转向老年时的“始一欣”,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释然与感悟。
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他选择远离世俗的繁杂,沉浸于禅悦的乐趣之中,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日款乡关旧”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眷恋。
整首诗在意境上非常优雅,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与象征,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事的看淡与接受,成就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平罹百忧:人生经历了无数烦恼。
- 老来始一欣:年老时终于找到了欣慰。
- 得履方外趣:超脱于世俗的乐趣。
- 不涉卷内闻:不再关注书本中的纷扰。
- 留锡憩福境:留在无锡的福地中休憩。
- 禅悦志所勤:在禅宗中获得快乐,心志专注于修行。
- 日款乡关旧:常常思念故乡和往昔。
- 俱叹鸿鹄分:感叹志趣的分歧,像鸿鹄般各自飞翔。
- 偶同窗雨:偶然与同学在雨中重聚。
- 永怀九仙云:心中永怀高洁的理想。
- 好持洞下香:喜欢在洞中点燃香火。
- 法界期普薰:希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遍弥漫。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年轻时的忧愁与老年的欣慰),寓意(鸿鹄象征志向),以及意象(莲花、香火等),展示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内心安宁的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在经历了无数烦恼后,老年时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禅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与高尚,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 香火:象征着信仰与修行,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追求。
- 鸿鹄:象征志向与理想,反映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联系。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忧”指的是诗人的什么? a. 快乐
b. 烦恼
c. 富裕
答案:b -
诗人在老年时找到了什么? a. 忧愁
b. 欣慰
c. 忙碌
答案:b -
“偶同窗雨”中“窗”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同学
c. 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人生的哲思与孤独感。
- 王维《送别》:描绘友谊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勋的《别无锡南禅莲老》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对酒与自然的陶醉和对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