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令狐郎中见寄
作者: 姚合 〔唐代〕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
常闻欲向沧江去,除我无人与子同。
白话文翻译:
昨天还是个孩子,今天却成了老人,世间的日月流逝如同疾风。常常听说要去沧江,除了我,再没有人与您一同前往。
注释:
- 儿童:指年轻人或小孩。
- 翁:指老年人,常用来指代自己或他人年纪大了。
- 人间日月:形容时间的流逝。
- 沧江:指的是大江,象征着远行或离别。
典故解析:
“沧江”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旅行、离别的象征,代表着人生的无常与对友人的思念。此处提到的“沧江”也可能暗指与友人一起畅游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曾任职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绘人情世态与自然景色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合与令狐郎中(可能是其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中,诗人以此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诗的开头以“昨是儿童今是翁”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时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接着“人间日月急如风”将这种感慨进一步加深,时间在飞逝,令人感到无法捉摸。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虽有远行的愿望,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是儿童今是翁: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年龄的变化。
- 人间日月急如风: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给人以紧迫感。
- 常闻欲向沧江去:表达了对友人旅行的期待与羡慕。
- 除我无人与子同:以此句结束,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陪伴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形象生动。
- 对仗:第一句与第二句在结构上形成对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同时也隐含了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童:象征着年轻与活力。
- 翁:象征着衰老与岁月的流逝。
- 沧江:象征着远行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昨是儿童今是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年龄的变化
- B. 对儿童的喜爱
- C. 对老年的恐惧
- D. 对友人的思念
-
“人间日月急如风”中“急如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友谊
- B. 时间
- C. 旅行
- D. 自然
-
诗中提到的“沧江”象征着什么?
- A. 家乡
- B. 离别
- C. 财富
- D.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及对友人的思念,但姚合的诗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