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州西园九首·石庭》

时间: 2025-01-19 15:28:00

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

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

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石满山庭,磷磷洁还清。
幽人常履此,月下屐齿鸣。
药草枝叶动,似向山中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布满石头的山庭,石头洁白而清晰。幽静的人常常在这里走动,月光下鞋底碰撞发出的声音清脆可闻。药草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仿佛在山中生长。

注释:

  • 布石:指的是铺满石头,形容庭院的地面是石头。
  • 磷磷:形容石头的颜色明亮、洁白。
  • 幽人:指的是隐居或追求安静生活的人。
  • 屐齿:指的是木屐的底部,发出声响。
  • 药草:指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生长在山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80年,卒于835年,主要活动于晚唐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姚合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山庭景象,通过对环境细致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氛围。诗的开头“布石满山庭”直接展示了庭院的特征,接着用“磷磷洁还清”来强调环境的纯净与明亮,仿佛在说这个地方与世隔绝,清新脱俗。接下来的“幽人常履此”则引入了人,暗示了这里是一个隐居者常常出入的地方,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最后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药草在风中动摇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山野的生机与灵动。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布石满山庭”:庭院的地面布满石头,描绘了一个自然质朴的环境。
    • “磷磷洁还清”:形容这些石头光洁明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幽人常履此”:隐士常常在这里走动,显示出这个地方的幽静与宁谧。
    • “月下屐齿鸣”:月光下鞋子底部的声音,暗示了晚上的宁静和幽美。
    • “药草枝叶动”:药草的枝叶在风中摇动,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似向山中生”:药草似乎在向山中生长,表现出自然的自由与生长。
  • 修辞手法

    • 比喻:药草的动摇比喻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拟人:影射药草似乎有生命,像在向山中生长。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石庭: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静谧。
  • 幽人:代表隐逸生活者,追求宁静与自我。
  • 月光:象征着安静与美好,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 药草:象征着生命的气息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布石满山庭”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水边
    • B. 石庭
    • C. 林间
    • D. 草地
  2. “幽人”在诗中指的是谁?

    • A. 游子
    • B. 隐士
    • C. 诗人
    •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屐齿”是指什么?

    • A. 鞋子的底部
    • B. 竹子的叶子
    • C. 石头
    • D. 药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和,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通过描述一个理想的隐逸之地,反映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