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文》

时间: 2025-01-04 08:58:27

三年不出户,孝行闾井闻。

近俗遂知化,岂非由所薰。

御琴趋国门,何必长守坟。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於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仲文

三年不出户,孝行闾井闻。
近俗遂知化,岂非由所薰。
御琴趋国门,何必长守坟。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於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这位年轻人已经三年没有出门,但他的孝顺之行却在邻里间广为流传。如今的风俗已经逐渐被他所感化,这难道不是因为他受到良好教养的缘故吗?即使能弹奏琴曲,走出国门,又何必长久地守着坟茔呢?真美好啊,像他这样的君子,其忠诚可以转移到君主身上。

注释:

  • :指邻里,村庄。
  • 所薰:所受的熏陶、影响。
  • 御琴:指弹琴,古代文人常用琴作为交际工具。
  • 国门:指国家的边境或门口,象征出仕或为国效力。
  • :指坟墓,这里引申为守墓,象征固守旧事。

典故解析:

  • 孝行:指对父母的孝顺行为,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君子:儒家理想中的人,具有高尚品德和忠诚之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平易近人的诗风而闻名。梅尧臣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且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的友人仲文即将离开时,表达了对其品德的赞赏及希望其能为国家效力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年轻君子孝道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提到了仲文的孝行,强调了家庭教育对个人品德的影响,反映出儒家思想中孝道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虽然仲文有能力走出国门、为国效力,但他更应该继续弘扬孝道,传承良好的风俗习惯。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重视,也反映出对人才培养的期望。最后,诗人以“忠可移於君”总结,表达了对君子理想的追求,既有对个人品德的期许,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这种情感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年不出户”:描述仲文长时间未外出,表明他专注于家庭与修身。
    2. “孝行闾井闻”:说明他的孝行已被邻里所知,强调其影响力。
    3. “近俗遂知化”:指出他的行为逐渐影响了周围的风俗。
    4. “岂非由所薰”:问句,反问其影响是因其良好教养。
    5. “御琴趋国门”:暗示他有潜力,能够为国家效力。
    6. “何必长守坟”:劝诫不必拘泥于旧事,应该追求更高的理想。
    7. “美哉若君子”:赞美仲文的品德。
    8. “忠可移於君”:强调忠诚的可转移性,表明对国家的忠诚。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深度和情感。对比仲文的孝道与出仕的可能性,反问“岂非由所薰”则引导读者思考其影响。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孝道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担当,表现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孝行:象征家庭和谐与社会美德。
  • 国门:象征责任与志向,代表出仕为国的理想。
  • 君子:象征理想的品德与价值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忠可移於君”意指?

    • A. 忠诚应转移到国家
    • B. 忠诚不重要
    • C. 忠诚只应对家庭
    • D. 忠诚只应对朋友
  3. “三年不出户”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不关心外界
    • B. 专注于家庭和修身
    • C. 生活贫困
    • D. 受到禁锢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思乡情怀。
  • 《游子吟》:孟郊的诗,强调母爱的伟大。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与《送仲文》均表达离别情感,但《送别》更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祝福,而《送仲文》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梅尧臣及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
  • 《古诗文观止》:包含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供参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