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昭亭》
时间: 2025-01-06 11:3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昭亭
作者: 梅尧臣
春泥深一尺,车马重重迹。
亲旧各还城,山川空向夕。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碍碛。
始随湍涨发,已入青苍壁。
落日未逢人,孤村望来客。
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垅麦。
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
我无农亩懃,千里事行役。
寄谢昭亭神,果不吝深泽。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泥土深达一尺,车马留下重重的痕迹。
亲友们都返回城中,山川在夕阳下显得空旷。
今天我来到平坦的河岸,不怕船在沙滩上阻碍。
水流开始随着湍急的涨潮而发出声音,已经没入青翠的崖壁。
落日时分还没有遇见人,孤独的村庄等待着来客。
浩浩荡荡的田野上,绿油油的麦田覆盖着垄沟。
想要等到雨后鸠鸟乱鸣,先耕种杏树让它先开白花。
我没有农田辛勤耕作,千里之外事物繁忙。
特意感谢昭亭的神灵,果然不吝惜这片深厚的泽土。
注释:
- 春泥:春天的泥土,指春季雨水滋润后泥土变得松软。
- 重重迹:车马留下的许多重叠的痕迹。
- 亲旧:指亲人和旧友。
- 水平岸:指平坦的河岸。
- 湍涨:水流急促上涨。
- 青苍壁:指青色的崖壁。
- 泱泱:形容水流浩荡的样子。
- 被垅麦:被垄沟中的麦子覆盖。
- 欲霁鸠乱鸣:期待雨过天晴后鸠鸟乱叫。
- 我无农亩懃:我并没有辛勤耕作的田地。
- 千里事行役:远方有许多事情需要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丘,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中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以及对亲友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发昭亭》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以春天的田园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春泥、车马痕迹、亲友归城、孤村待客等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诗的开头描写了春天的泥土和车马留下的痕迹,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活动的痕迹。接着,诗人提到亲友各自回城,增添了一丝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诗人不畏舟行的阻碍,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
在诗中,诗人用“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垅麦”等意象,描绘了丰饶的田野,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则表明了诗人对耕作生活的向往,尽管他承认自己没有田地,但内心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感依然真实。
最后,诗人对昭亭神的感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诗的末尾留给读者一种思考: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能够找到那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泥深一尺,车马重重迹:描绘春天泥土的深度和车马留下的痕迹,展现春天的生机。
- 亲旧各还城,山川空向夕:亲友归城,山川在夕阳下显得空旷,增加了孤独的情感。
-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碍碛:在平坦的河岸上,诗人不怕船只阻碍,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 始随湍涨发,已入青苍壁:水流开始涨起,流向青翠的崖壁,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 落日未逢人,孤村望来客:落日时分,孤独的村庄在等待来客,增添了孤独的情感。
- 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垅麦:描绘丰饶的田野和青翠的麦田,表现出自然的美好。
- 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期待雨后鸠鸟乱鸣,诗人想要耕种杏树,表现了对农业生活的向往。
- 我无农亩懃,千里事行役:诗人承认自己没有田地,但有很多事情需要忙碌。
- 寄谢昭亭神,果不吝深泽:向昭亭神表达感谢,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泥深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孤村望来客”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感。
- 对仗:“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车马迹:表示人们的活动与生活的痕迹。
- 孤村:象征孤独与对客人的期盼。
- 漫田流:象征丰饶的田野和自然的美好。
- 鸠鸣:象征自然的声音和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泥深度是多少?
- A. 一尺
- B. 两尺
- C. 三尺
- D. 四尺
-
诗中“亲旧各还城”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忧伤
- D. 激动
-
“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中“霁”字的意思是?
- A. 下雨
- B. 天晴
- C. 下雪
- D. 暴风
参考答案:
- A. 一尺
- B. 孤独
- B. 天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梅尧臣的《发昭亭》均描绘了自然景象,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而梅尧臣则强调田园的丰盈与生活的思考。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