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秋》
时间: 2025-01-17 10:0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江秋》 作者: 韩玉 〔宋代〕
明轩快目。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鸥鹭戏晚日,芰荷动,香红蔌。千古兴亡意,凄凉扬舟,望迷南北。仿佛烟笼雾簇。认何处当年绣毂。沈香花萼事,潇然伤,宫殿三十六。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试与问,如今新蒲细柳,为谁摇绿。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轩窗前,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刚刚下过雨的湘溪,秋天来临,泽国更显得清丽。波光荡漾,山色如洗,竹林中传来清冷的声响如同寒玉般摇曳。海鸥和白鹭在夕阳下嬉戏,芰荷随风摇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千古兴亡的情感令人感到凄凉,船只在水面上摇荡,望向南北,心中迷惘。仿佛烟雾缭绕,难以辨认那昔日的繁华。提及沈香与花萼的故事,心中不禁感伤,那宫殿曾经有三十六座。忍不住在傍晚聆听菱歌,依稀听来似曾相识的新曲。试着问,如今的细柳新蒲,为谁而摇动那抹绿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快目:形容看到的景象令人心情愉悦。
- 湘溪:指湘水溪流,位于今湖南一带。
- 泽国:指水乡泽国,泛指湿地或水边的地方。
- 鉴开:水面如同镜子般开阔。
- 摇寒玉:形容竹声清冷,如同摇动着寒玉。
- 香红蔌:形容荷花的香气和红色的叶子。
- 兴亡意:指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思考。
- 绣毂:指昔日繁华的景象。
- 沈香花萼:与香气相关的花卉,常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千古兴亡意: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曲江秋》创作于秋天的曲江,反映了诗人在秋日的感怀,结合了个人的历史观与自然景色的描写。
诗歌鉴赏:
《曲江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开篇以“明轩快目”引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愉悦的心情。秋天的湘溪,雨后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波光与山色的交融,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历史,表达对千古兴亡的思考。这种情感的转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无奈。尤其是“望迷南北”,更是将个人的迷惘与历史的无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在结尾部分,诗人用“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未知。在细柳与新蒲的描写中,诗人以自然景象象征着人们的情感与人生的无常,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轩快目:明亮的轩窗让人心情舒畅。
- 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雨后湘溪的景色,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水面如镜,山色映照,竹林声如寒玉。
- 鸥鹭戏晚日,芰荷动,香红蔌:海鸥白鹭在夕阳下嬉戏,荷花随风摇曳,散发着香气。
- 千古兴亡意,凄凉扬舟,望迷南北:对历史的沧桑感慨,舟行水上,心中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竹声比作寒玉,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鸥鹭戏晚日,芰荷动”,形成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幅秋日的寂静与深邃的情感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
- 湘溪:水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荷花:美好与香气的象征,代表着人间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溪”指的是哪条河流?
- A. 长江
- B. 湘水
- C. 黄河
-
“千古兴亡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迷茫
- C. 感慨
-
诗中的“香红蔌”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
- B. 竹子
- C. 柳树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但更为沉重;而韩玉的《曲江秋》则以自然景色为媒介,带有些许轻盈与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韩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