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作者:晏殊 〔宋代〕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荷花和菊花争相散发着香气。天气渐渐接近重阳节。远处的村庄,秋天的景色如同画卷,红色的树木中夹杂着稀疏的黄色。流水清澈,天空湛蓝,路途遥远而迷茫。站在高处眺望,视线渐渐模糊。鸿雁飞来时,我不禁思绪万千,心中无尽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蓉:荷花,象征清雅和美丽。
- 金菊:金黄色的菊花,象征秋天的丰收与生命力。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敬老节日,也是秋季的代表。
- 远村:遥远的村庄,描绘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秋景。
- 鸿雁:大雁,象征着思乡与离别。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象征着长寿和健康。此外,鸿雁在古诗词中常用作思乡的象征,表现出离别时的思念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清新秀丽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著称,代表作品有《浣溪沙》《蝶恋花》等。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前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缅怀。
诗歌鉴赏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是一首典型的晏殊词作,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以“芙蓉金菊斗馨香”引入,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花卉景象,荷花与菊花的香气相互争艳,给人以美的享受。接着,诗人转向远处的村庄,描绘出一幅如画般的秋景:红树与疏黄交错,流淌的流水在阳光下显得清澈而宁静,蓝天则让整幅画面更加开阔。
随着诗意的深化,诗人感受到路途的茫然与孤独,站在高处,视野变得模糊,内心的思念愈加强烈。最后一句“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将情感推向高潮,鸿雁象征着远方的亲友,诗人借此表达对他们的深切思念。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及内心的惆怅,展现了晏殊的高超词艺与深厚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芙蓉金菊斗馨香:描绘秋天荷花与菊花竞相开放,香气四溢,展现出自然的美。
- 天气欲重阳:提示时节的变换,重阳节的临近,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远村秋色如画:描绘远方村庄的秋色,色彩鲜明,如同美丽的画卷。
- 红树间疏黄:红色的树木与稀疏的黄色树叶,营造出丰富的秋日色彩。
- 流水淡,碧天长:清澈的流水与广阔的蓝天,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景象。
- 路茫茫:表达行路的迷茫感,暗示人生道路的无尽与不确定。
- 凭高目断:站在高处,视野受限,内心感受到孤独与思念。
-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鸿雁飞来时引发无限的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画”形容秋色,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如“红树间疏黄”,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花香与自然元素的描写,使景物更具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充满了对秋日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着清丽与纯洁。
- 金菊: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秋天的丰收。
- 鸿雁:象征着思乡与牵挂。
- 远村:象征着宁静与怀旧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与什么活动相关?
A. 游玩
B. 敬老
C. 祭祀 -
“鸿雁”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乡
C. 旅行 -
诗中描绘的秋色主要表现在哪些颜色上?
A. 蓝色与绿色
B. 红色与黄色
C. 黑色与白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江雪》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晏殊的《诉衷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但晏殊更倾向于表现秋日的宁静与思念,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词选》
- 《晏殊词集》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