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製上元》

时间: 2025-01-09 00:35:36

鹑火告中时,皇州盛若兹。

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

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

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製上元
作者:晏殊

鹑火告中时,皇州盛若兹。
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
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
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佳节的盛况。鹑火在这个时节点燃,京城的繁华景象如同此时的热闹。正值阳光普照,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夜晚的月光即将隐去,歌声与流云的交织使得时间显得缓慢。庆典的气氛在周围弥漫,欢庆的景象也随之而来。

注释

  • 鹑火:指点燃的火把,常用来庆祝节日。
  • 皇州:指皇帝的京城,象征繁华富庶之地。
  • 九阳:指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
  • 楼月:指高楼上的月亮,象征夜晚的美景。
  • 布和:指在节日中布置的装饰。
  • 翾蠕:形容悠扬的歌声和轻快的舞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词以清新婉约、风格独特著称,尤其在词方面成就突出,与李清照、周邦彦等人并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上元节,反映了当时的节庆盛况和人们欢庆生活的情景。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象征着团圆和新春的开始,诗中展现了这一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诗歌鉴赏

《奉和圣製上元》是一首描绘上元佳节盛况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繁华盛景的赞美与向往。诗的开头以“鹑火告中时”引入,火把的点燃象征着节日的开始,接着“皇州盛若兹”则描绘了京城的热闹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提到的“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随着夜幕降临,诗中“楼月将收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配合“歌云度欲迟”则暗示了人们在欢庆中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一句“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则描绘了节日庆典的布置和人们的欢快心情,整体营造出一种喜庆、温暖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鹑火告中时:火把点燃,标志着节日的开始。
  2. 皇州盛若兹:京城的繁华景象正如眼前的热闹。
  3. 九阳同化洽: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4. 万汇得春熙:万物汇聚,享受春天的温暖和繁荣。
  5. 楼月将收晚:夜晚即将结束,月亮在高楼上隐去。
  6. 歌云度欲迟:歌声和流云交织,时光仿佛在延缓。
  7. 布和周海域:庆典布置遍及周围,气氛热烈。
  8. 翾蠕遂收宜:欢快的场景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景象与自然现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歌云度欲迟”赋予歌声和云彩以人的情感,使画面更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如“鹑火告中时”与“楼月将收晚”。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欢庆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社会和谐的赞美。它不仅反映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也传递了人们对春天和团圆的珍视与期待。

意象分析

  • 鹑火:象征着节日的开始和热闹。
  • 皇州:代表繁荣与盛世,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
  • 九阳:象征光明与生命力,强调春天的来临。
  • 楼月:表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形成对比。
  • 歌云:象征欢快的歌声和轻松的气氛,渲染节日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鹑火”指的是什么?

    • A. 点燃的火把
    • B. 燃烧的香火
    • C. 烟花
  2. “九阳同化洽”中“九阳”象征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3.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节日的场景?

    • A. 中秋节
    • B. 上元节
    • C. 端午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苏轼:两位词人在风格上有些不同,晏殊的词多为婉约细腻,而苏轼则更具豪放与洒脱。比如,晏殊在《奉和圣製上元》中描绘节日气氛,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则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殊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