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中一饭蒙头睡,黄叶堆门莫扫除。
夜半枕前师子吼,起来烧却野狐书。
白话文翻译:
正午时分,我吃了一顿饭就蒙着头睡觉,
门口堆满了黄叶,懒得去清扫。
半夜时分,耳边传来师子的吼声,
我赶紧起来,烧掉那些野狐的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中:正午,太阳在空中最高的时候。
- 蒙头睡:用被子蒙住头睡觉,形容沉睡。
-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时光流逝。
- 莫扫除:不要去打扫,表现出一种懒散的态度。
- 夜半:午夜,深夜时分。
- 师子吼:比喻惊吓的声音,师子即狮子,象征威猛的吼声。
- 烧却:烧掉,焚烧。
- 野狐书:与狐妖有关的书籍,寓意迷信或邪道的书籍。
典故解析:
“师子吼”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威猛的声音,象征着一种威胁或恐惧。而“野狐书”则常常与迷信、邪道相关,古人认为狐狸精能够迷惑人心,故而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提倡“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推崇自然和内心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在晚年时的闲适生活,反映出作者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诗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在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诗人选择了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午后,诗人懒洋洋地在睡梦中度过,传递出一种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紧接着,黄叶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亦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夜半的“师子吼”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恐惧与威胁,而“烧却野狐书”则体现了诗人对迷信与邪道的抛弃和对真理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黄庭坚的个性和思想,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中一饭蒙头睡”:在正午吃了一顿饭,便昏昏欲睡,表现出一种懒散、无所事事的状态。
- “黄叶堆门莫扫除”:门口堆满了黄叶,却不愿去扫,表现出对世俗事务的漠然和对自然更深的理解。
- “夜半枕前师子吼”:半夜时分,耳边传来威猛的吼声,暗示着内心的恐惧或外界的威胁。
- “起来烧却野狐书”:因恐惧而起,烧掉那些与迷信相关的书籍,象征着对不理智事物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师子吼”比作恐惧的声音,增强诗的紧张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 意象:黄叶、师子吼、野狐书等意象既具象又含蓄,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和对外界纷扰的拒绝,反映了他对现实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哲学上的超脱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师子吼:象征外界的威胁和内心的恐惧。
- 野狐书:象征迷信和不理智的思想,反映出对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中一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诗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B. 诗人在正午时分吃了一顿简单的饭
C. 诗人吃了一顿早餐
D. 诗人午餐后去工作 -
“黄叶堆门”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努力工作
B. 对生活的淡泊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夜半枕前师子吼”中“师子”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威猛的声音
C. 一个朋友
D. 一种书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风格。
- 陶渊明《饮酒》:强调归隐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黄庭坚更加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对迷信的拒绝,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