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壁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
时间: 2025-01-04 09:09: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壁一峰天下奇,体势雄伟身巍巍,
巨灵怒拗天柱掷。平地苍龙骧首尾,
两片黑云腰夹之。声如青铜色碧玉,
秀润四时岚翠湿。乾坤所宝落世间,
鬼神上诉天公泣。谓有非常人,
致此非常物。可磨斫贼剑,
可倚击奸笏。可祝不老年。
可比至刚德。自从突兀在眼前,
溪山日夜生颜色。君不见杭州风流白使君,
雅爱天竺双云根。又不见奇章公家太湖碧,
高下品题分甲乙。二公名与石不磨,
今到方岩有灵壁。我来欲作灵壁歌,
击石一唱三摩挲。秋风萧萧淮水波,
中分南北横干戈。胡尘埋没汉山河,
泗滨灵壁今如何。安得此石来岩阿,
郁然盘礴中原气,对此令人感慨多。
白话文翻译:
灵壁山是一座奇特的山峰,其雄伟的身姿巍峨耸立,仿佛巨灵愤怒地在天柱上投掷。平地上像苍龙般的山势昂首翘尾,两片黑云恰好夹在中间。它的声响如同青铜和碧玉,四季的雾气润泽得如同翠绿的水泽。天地间的宝物落在世间,鬼神向天公诉说着哀怨。人们说这是一块非常的石头,成为了非常的物品。它可以磨砺贼剑,也可以用来击打奸诈的官员,甚至可以祝愿人长寿,或比作刚毅的品德。自从这石头矗立在眼前,溪水和山色日日都显得生机勃勃。你难道不知道杭州的风流白使君,喜爱天竺山的双云根吗?又难道不知道奇章公家太湖的碧水,品评高低分出甲乙?这两位公子名声如同这块石头般不磨灭,如今来到方岩却遇到了灵壁。我想为灵壁作歌,敲打石头一唱三摩挲。秋风萧瑟淮水波,南北分割两岸干戈。胡人的尘埃埋没了汉朝的山河,泗滨的灵壁如今又如何?如何才能把这石头带到岩阿,巍然屹立发出中原的气势,令人感慨万千。
注释:
- 灵壁:灵壁山,位于今江苏省,因其奇特的岩石而著称。
- 巨灵:传说中的神灵,形象庞大。
- 青铜色碧玉:形容声响如同青铜器和碧玉,凝重而美丽。
- 非常人、非常物:指非常杰出的人和物,强调灵壁石的特别之处。
- 贼剑、奸笏:比喻恶劣的人和事物,暗指社会黑暗。
- 胡尘:指外族入侵的混乱,影响了汉朝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道生,号复古,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带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灵壁石歌》是戴复古应王侍郎之邀,为赞美灵壁山的奇特景观而作。诗中不仅描写了灵壁山的壮美,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当时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灵壁石歌》以灵壁山为中心,描绘了其壮观的自然景象与悠久的文化内涵。诗的开篇便以“灵壁一峰天下奇”引入,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展现出灵壁山的雄伟和神秘。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灵壁山比作巨灵与苍龙,展现其磅礴的气势,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的震撼。
从诗中可以看出,戴复古不仅仅是在赞美自然景观,更是对历史与时局的深思。诗中提到“胡尘埋没汉山河”,道出了外族入侵对中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以及对历史的珍惜与反思。通过对灵壁山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层次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既是对大自然的礼赞,也是对历史命运的追问,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壁一峰天下奇:灵壁山是一座特别的山峰。
- 体势雄伟身巍巍:形体壮观,气势巍峨。
- 巨灵怒拗天柱掷:比喻山势如同神灵怒掷天柱般的威严。
- 平地苍龙骧首尾:形容山的形态如同腾飞的苍龙。
- 两片黑云腰夹之:两片云彩环绕着山腰,形成独特景观。
- 声如青铜色碧玉:声音如同青铜与碧玉,形容其浑厚。
- 秀润四时岚翠湿:四季的雾气显得湿润而秀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壁山比作苍龙与巨灵,增强形象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鬼神上诉天公泣”。
- 对仗:如“高下品题分甲乙”,使诗句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灵壁山展开,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及历史命运的沉思,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壁石: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神秘,代表着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 苍龙:象征力量与尊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 黑云:代表着变化与不确定性,暗示历史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壁石的比喻是什么? A. 巨灵
B. 苍龙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
“胡尘埋没汉山河”中“胡尘”指的是什么? A. 外族入侵
B. 自然灾害
C. 社会动乱
D. 战争 -
诗中提到的两位公子是? A. 白使君与奇章公
B. 白使君与王侍郎
C. 奇章公与方岩
D. 方岩与灵壁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灵壁石歌》与《登高》:两者皆以自然为题材,但前者更多表现对灵壁山的赞美和历史的思考,后者则是对秋景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