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时间: 2025-01-17 09:11:27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禅者自以为禅修已然成功,未来希望能照见建溪的清澈水流。向南望去,闽地的花树依旧繁茂,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他放下妄念。

注释

  • 禅子:指修习禅宗的僧人。
  • 自矜:自以为是,自己认为。
  • 禅性:指禅宗的本性或修行的境界。
  • 拟照:希望能照见、映照。
  • 建溪:地名,位于福建,是佛教禅修的胜地。
  • 闽树:指福建的树木。
  • 妄情:指虚妄的情感与执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字希言,号皎然,擅长诗歌和禅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皎然送别一位名为清励的禅师前往福建的场合。福建是中国南方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与禅宗有着深厚的渊源。诗中表达了对禅师的祝福与对其禅修之路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简单而又富有哲理。开头两句直接描绘禅师的自信与追求,展现了他在禅修方面的成就感,仿佛禅修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随后的句子则转向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禅师在追求清净与自在的同时,依然对世间繁华的眷恋。诗中提到的“闽树花不落”,不仅指代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内心的斗争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既有对禅的向往,也有对世俗情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子自矜禅性成:禅者自以为禅修的本性已经成就,表现出一种自信。
  2. 将来拟照建溪清:未来希望能像建溪那样清澈的水流一样,达到明澈无物的境界。
  3. 南看闽树花不落:向南望去,福建的树木花朵依然盛开,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4. 更取何缘了妄情:这样的美景又有什么理由让他放下内心的执念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半部分的自信与后半部分的怀疑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建溪的清水与闽地的花树,分别代表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诱惑。
  • 象征:妄情象征着人心中的执念,反映了人对情感的纠结。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内心清净的过程中,面临自然美丽与世俗情感的挑战。禅修与日常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们在追求解脱与面对情感的纠葛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禅子:象征着修行者,代表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
  • 建溪:代表追求的目标,象征着清净与明澈。
  • 闽树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繁华,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禅子自矜禅性成”中的“矜”字是什么意思?
    A. 骄傲 B. 自卑 C. 忧虑

  2. “将来拟照建溪清”中的“拟”字可以理解为?
    A. 打算 B. 反对 C. 怀疑

  3. 诗中提到的“闽树花不落”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禅的境界 C. 人的执念

答案

  1. A. 骄傲
  2. A. 打算
  3. A. 自然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寒山《诗三十首》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更注重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皎然的这首诗则更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对执念的思考,体现出禅宗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禅宗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