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鸾公自蜀归》

时间: 2025-01-01 12:40:33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白话文翻译:

禁苑对着生台,寻求老师来到绿槐树下。
寺院高耸,猿猴观看讲经,钟声响起,鸟儿知晓斋戒。
扫石头时,月光照耀着笤帚,过滤泉水时,花瓣满筛。
归来时恰逢圣节,吟唱着步入尧帝的台阶。

注释:

  • 禁院:指皇宫的禁苑,通常是皇家或寺庙的园林。
  • 生台:讲经的台子,古代寺院中讲解佛法的地方。
  • 寻师:寻求老师的教导。
  • :这里指的是猿猴,象征寺院的静谧与自然。
  • :指斋戒、清净的状态。
  • 扫石:用扫帚扫石头,暗示清扫环境。
  • 滤泉:指过滤泉水,象征对清泉的珍视。
  • 圣节:指重要的节日,可能是佛教的某个节日。
  • 尧阶:指古代圣王尧的台阶,象征崇高的德行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出对佛教和道教的思考,常以自然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回到蜀地之际,正值节日,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欣赏,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喜鸾公自蜀归》是李洞的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节日的热爱。开篇即设定了一个优雅的环境,禁院与生台的对望,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信仰的和谐共存,猿猴在静静地聆听佛法,鸟儿则因钟声而知晓斋戒的时刻,表现了自然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应。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热爱。月光下扫石,泉水中过滤花瓣,既有对清净环境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最后,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欢庆与对古代圣贤的敬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归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理想与信仰的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禁院对生台”: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庄重的环境。
    • “寻师到绿槐”:表现了寻求智慧的渴望。
    • “寺高猿看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钟动鸟知斋”:寓意精神生活的细腻与深邃。
    • “扫石月盈帚”:细腻描绘了月光下的清扫场景。
    • “滤泉花满筛”:表现了对清澈泉水的珍视。
    • “归来逢圣节”: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
    • “吟步上尧阶”:象征理想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人生的哲理。
    • 拟人:钟声与鸟儿的反应,使自然具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信仰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 禁院:象征着清净与高雅的环境。
  • 生台:代表知识和智慧的传递。
  • 猿与鸟:象征自然界的灵动与生命力。
  • 月与泉:表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
  • 圣节:象征着精神生活的升华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喜鸾公自蜀归》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洞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尧阶”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理想与德行
    C. 学问
    D. 节日

  3. “扫石月盈帚”中的“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
    B. 美好与宁静
    C. 知识
    D. 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洞的《喜鸾公自蜀归》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洞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强调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