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七 李文靖公》

时间: 2025-01-17 10:25:13

和靖镇俗,忧勤励君。

体国寥寥,孰知公心。

天书矫诬,新法乱政。

异言纷纷,始颂公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七 李文靖公
作者: 孙承恩 〔明代〕

和靖镇俗,忧勤励君。
体国寥寥,孰知公心。
天书矫诬,新法乱政。
异言纷纷,始颂公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李文靖公的品德和治理才能。
他以温和的态度治理社会,努力鞭策君主。
他关心国家的命运,心中却是孤独寥寥,
谁能理解他的公心呢?
天书的谎言与误导,导致新法的混乱与政局的动荡。
各种言论纷纷而起,才开始歌颂他的圣明。

注释:

  • 和靖镇俗:李文靖公以温和的方式治理风俗。
  • 忧勤励君:他努力激励君主,关心国家事务。
  • 体国寥寥:心系国家,感到孤独。
  • 孰知公心:谁能理解他的公正心意?
  • 天书矫诬:指一些误导性的文书。
  • 新法乱政:新法导致政局混乱。
  • 异言纷纷:不同的言论纷纷而起。
  • 始颂公圣:才开始称颂他的圣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写政治、历史、哲理类诗作。其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民生困苦之时。孙承恩借此诗表达对李文靖公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文靖公的赞美,反映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开头几句展现出李文靖公的品德与作为,他以温和的方式治理社会,心系国家、身心俱疲,却无人理解他的公心。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当时政治混乱的指责,表现出诗人对新法和天书的深刻不满,暗示了当前政治的腐败与混乱。

诗中所用的“天书矫诬”与“新法乱政”展现了对当时政治制度的尖锐批评,表达了对错乱政局的不满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异言纷纷,始颂公圣”则揭示了在舆论繁杂的环境中,真正的公正与贤能常常被误解或忽视。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体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和靖镇俗,忧勤励君:李文靖公以其仁德和睿智来治理国家,激励君主以更好地统治。
  • 体国寥寥,孰知公心:他心系国家,却感到孤独,鲜有人能理解他的公正心。
  • 天书矫诬,新法乱政:天书所传的谬论使得新法混乱政局,反映了政治的混乱。
  • 异言纷纷,始颂公圣:在许多不同的声音中,真正的贤能与公正才开始得到认可。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李文靖公的贤能与当时混乱的政局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天书象征着误导与谎言,新法代表着政局的动荡。
  • 反问:通过“孰知公心”展示对理解与支持的渴望。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李文靖公的赞美,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对当时政治混乱的忧虑,传递出一种渴望公正与理想政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公心:象征着公正与无私,代表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
  • 天书:隐喻误导与谎言,指向社会中存在的不实信息。
  • 新法:代表着社会变革的尝试,却因混乱而失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书矫诬”主要指的是什么? A. 经典文献
    B. 误导性的政策与文件
    C. 诗歌作品
    D. 历史书籍

  2. 李文靖公的治理风格可以用哪个词形容? A. 严厉
    B. 仁德
    C. 懦弱
    D. 独裁

  3. 诗中提到的“异言纷纷”指的是什么现象? A. 大家团结一致
    B. 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C. 统一的声音
    D. 没有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写自然与人情。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乡愁情怀。

诗词对比: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探讨历史与个人情感。
  • 《登高》:杜甫的作品,反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诗词鉴赏入门》

以上为关于《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七》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