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口连沧观,洪都孺子亭。
飞觞回落月,洒笔湿寒星。
别去长离索,皈来遽杳冥。
知公喜侬句,五字酹英灵。
白话文翻译:
京口与沧观相连,洪都有个孺子亭。
酒杯飞舞,月光回落,笔墨洒落,沾湿了寒星。
分别时长久离愁,回来的时候却是恍惚迷茫。
知道您喜欢我的诗句,特意用五字来祭奠您的英灵。
注释:
- 京口:指的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水口,现今的镇江市。
- 沧观:即沧海观,指海景或对海的观察。
- 孺子亭:传说中与历史人物相关的亭子。
- 飞觞:指酒杯在空中飞舞,形容饮酒的场景。
- 洒笔:形容写作的情景。
- 寒星:夜空中的星星,常带有孤寂之感。
- 长离索:长久的离别与思念之情。
- 皈来:指归来、返回。
- 英灵:指逝去的英雄或有名望的人的灵魂。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孺子亭”可能与历史或文学中的某些典故有关,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重和怀念。同时,诗中“飞觞”“洒笔”等意象也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共饮时的欢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清新明快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并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而受到后人推崇。
- 创作背景:本诗为挽词,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惋惜,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是杨万里在悼念张几仲时所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追忆。诗的开头用“京口连沧观”描绘了自然的广阔与景色的美丽,这种背景不仅为后文的情感渲染奠定了基础,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飞觞回落月,洒笔湿寒星”更是将饮酒作诗的场景与夜空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气氛,表达出对友人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
在“别去长离索,皈来遽杳冥”中,诗人通过对比离别与归来的感受,突显了人们在生死离别面前无奈与迷惘的心理状态,体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而最后两句“知公喜侬句,五字酹英灵”则是将个人情感与对友人的追思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缅怀之情,展现了诗人用诗句来祭奠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自然景象描绘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京口连沧观:描绘了地理环境,设定了场景。
- 洪都孺子亭:引入历史文化,增加人文气息。
- 飞觞回落月:展现饮酒场景,带有欢愉的回忆。
- 洒笔湿寒星:表现创作时的情境,体现诗人的艺术追求。
- 别去长离索:表达长久的离别之苦。
- 皈来遽杳冥:强调归来后的茫然。
- 知公喜侬句:显示对友人喜好的了解与尊重。
- 五字酹英灵:以诗句祭奠友人,体现情感的厚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洒笔湿寒星”,将写作比作洒落的星光,增强了艺术感。
- 对仗:前后句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飞觞”“寒星”等意象,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沉重。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世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在面临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 京口:象征着人生的起点与归宿。
- 沧观:表现对广阔自然的感受。
- 飞觞:象征着欢聚时的快乐与流逝。
- 寒星:暗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英灵:代表着逝去的朋友和对他们的怀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京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镇江
B. 南京
C. 上海 -
“飞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酒杯的舞动 -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已故友人的追思? A. 通过饮酒
B. 通过诗句
C. 通过旅行
-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强调家庭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则聚焦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呈现出与杨万里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