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寺》

时间: 2025-01-01 09:36:42

知有枫林坐竹间,每寻纡路试登山。

虚檐忽风笼中鹤,似我爱闲身未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知有枫林坐竹间,每寻纡路试登山。
虚檐忽风笼中鹤,似我爱闲身未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个坐落在竹林与枫树林之间的地方,作者常常在曲折的小路上寻找登山的机会。忽然间,山间的虚檐被风吹动,笼罩在其中的仙鹤,似乎与我那种爱好悠闲却又无法真正放松的心境相似。

注释

  • 枫林:指枫树成林,秋天时叶子红艳,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
  • 竹间:指竹林之间,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纡路:指曲折的小路,表示不直的路径,暗示人生的曲折和探索。
  • 虚檐:指屋檐空虚的地方,给人一种闲适之感。
  • 笼中鹤:指被风笼罩的鹤,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均,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环境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鹤林寺》创作于陈均游览山水之间的时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透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到内心平和的渴望。

诗歌鉴赏

《鹤林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开头两句“知有枫林坐竹间,每寻纡路试登山”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自然场景。诗人置身于枫林与竹林之间,仿佛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探索的勇气。

接下来的两句“虚檐忽风笼中鹤,似我爱闲身未闲”则通过意象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矛盾感受。鹤在这两句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理想生活的象征。诗人虽然追求闲适的生活,但却依旧觉得身心未能真正放松,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这首诗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知有枫林坐竹间:知晓有这样的地方,枫树与竹子相依相伴,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2. 每寻纡路试登山:作者常常在曲折的小路上探寻,试图登上山顶,象征着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3. 虚檐忽风笼中鹤:山间空虚的屋檐下,忽然被风笼罩的鹤,意象生动,显示出自然的灵动。
  4. 似我爱闲身未闲:鹤的状态似乎反映了作者内心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却又因生活的繁忙而无法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鹤与诗人内心的状态进行对比,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鹤的状态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通过“枫林”和“竹间”,“虚檐”和“鹤”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林:象征着美丽和秋天的成熟。
  • 竹间: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品质。
  • :象征长寿和闲适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均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虚檐”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建筑风格
    • B. 空虚的屋檐
    • C. 竹子之间的空间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宋代
  2. B. 空虚的屋檐
  3.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鹿柴》

《鹿柴》描绘了山水的幽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鹤林寺》相似,王维的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王维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