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禹功》

时间: 2025-01-01 15:08:05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郑禹功
作者: 曾几 〔宋代〕

郑公高义绝陈雷,
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
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
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
无生灭处咏归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郑公以高尚的品德超越了陈雷之辈,今日与我分离,就像姑胥的水波重又回旋。你的书法字迹洒脱而别致,让我感到喜悦,而你的讣告却让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哀。想必你早已明白人生如泡影,终究会消散,所以才在江湖间徘徊,寻求一种归宿。世俗的眼光中,你终究没有被理解,唯有在无生无灭的境地里,才能吟唱你的归宿。

注释:

  • 郑公:指郑禹功,诗中所怀念的人物。
  • 姑胥:古代传说中的水神,象征着水的流动与变迁。
  • 书迹横斜:指书法的风格,横斜有致,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美感。
  • 讣音曲折:讣告的声音曲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 泡影:比喻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 俗眼:世俗的目光,不理解真正的品德与境界。
  • 无生灭处:指超越生死的境界,表明一种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作而著称。曾几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郑禹功去世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郑公的怀念与哀悼。作者通过对郑公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挽郑禹功》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挽诗。开篇即以“郑公高义绝陈雷”道出了对逝者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出郑公不凡的气质和精神。接下来的“别我姑胥首重回”,通过姑胥的意象,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郑公的追思。诗中“书迹横斜良足喜”,既是对郑公书法技艺的赞美,也暗示了其个性洒脱自由,令人钦佩。

“讣音曲折可胜哀”一句,情感转向,对逝者的哀悼由此加深。诗人意识到人生如泡影,最终归于虚无,因此在最后两句中,作者以“俗眼看公终未是”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不屑,以及郑公真正价值的无法被世人所理解。这种哲学思考让整首诗在哀悼中透出一丝超然的淡然,体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郑公高义绝陈雷:赞美郑公的高尚品德,超越普通人。
  2. 别我姑胥首重回:离别之情,似水流波,反复回旋。
  3. 书迹横斜良足喜:郑公的书法令人欣喜,展现其才华。
  4. 讣音曲折可胜哀:讣告的声音悲伤而曲折,表达思念。
  5. 定知泡影垂垂尽:生命如泡影,终将消逝。
  6. 故傍江湖得得来:郑公在江湖间寻求归宿,体现其洒脱。
  7. 俗眼看公终未是:世俗眼光无法理解郑公的真实价值。
  8. 无生灭处咏归哉:在超越生死的境界中,才能真正理解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喻为泡影,表达无常。
  • 对仗:如“书迹横斜”与“讣音曲折”,形成音韵和谐。
  • 意象:姑胥、江湖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友谊与人性的真实价值,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情追思和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郑公:象征高尚品德与才华。
  • 姑胥:象征水流与离别的情感。
  • 书迹:代表才华与个性。
  • 泡影: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 江湖:象征自由与归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公被赞美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 A) 富有
    • B) 高尚品德
    • C) 聪明才智
    • D) 美貌
  2. “书迹横斜良足喜”中的“书迹”指的是什么?

    • A) 郑公的品德
    • B) 郑公的书法
    • C) 郑公的诗歌
    • D) 郑公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泡影”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友谊
    • B) 财富
    • C) 人生的无常
    •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高尚品德
  2. B) 郑公的书法
  3. C) 人生的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赠花卿》相比,曾几的诗更侧重于哲理思考与友谊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但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