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谢之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54:01

黄童白叟趁虚回,左辖车前拨不开。

记得绿槐阴御路,万人辟易绣鞍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谢之二首

黄童白叟趁虚回,左辖车前拨不开。
记得绿槐阴御路,万人辟易绣鞍来。

白话文翻译:

在路上遇见王左丞,我来不及避让,只好站在一旁。
我记得那年在绿槐树下的御路上,曾见万人让路,王左丞骑着华丽的马。

注释:

  • 黄童白叟:指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老人,代表着不同年龄层的人民。
  • 左辖:指的是古代官员的车驾,左丞指的是王左丞,官职较高。
  • 拨不开:形容人多拥挤,无法让路。
  • 绿槐阴:指的是绿槐树的阴影,代表一种清凉的环境。
  • 万人辟易:形容人们纷纷让路,表示王左丞的威望。
  • 绣鞍:指装饰华丽的马鞍,象征王左丞的身份和地位。

典故解析:

“万人辟易”体现了古代官员的权威,左丞(即宰相的副职)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能够引发众人的敬畏和让步。绿槐树是古代皇帝出行时常见的景象,暗示王左丞的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佩,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的繁荣时期,诗人在社会中经历了官场的严峻与人情的复杂,表现出对权威的敬畏与对人情世故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生动的场景描绘了作者在路上遇见王左丞的情形,表现出一种对权威的敬畏与对社会人情的细腻观察。首句“黄童白叟趁虚回”,点出了在场的人群,显示出社会各阶层对王左丞的关注和反应。接着“左辖车前拨不开”,将王左丞的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当时的拥挤与紧张。

“记得绿槐阴御路”以回忆的方式引出了王左丞的往事,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遥远的氛围。最后一句“万人辟易绣鞍来”则展现了王左丞出行时的壮观场面,象征着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官员的描写,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反映,充分展现了曾几的观察力和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童白叟趁虚回:这一句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出社会的普遍反应。
  • 左辖车前拨不开:描绘了王左丞驾车经过时的拥挤场面,暗示了其官位的尊崇。
  • 记得绿槐阴御路:回忆中的景象,显示出作者对往昔的怀念。
  • 万人辟易绣鞍来:结尾通过对比,强化了王左丞的威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童白叟”和“左辖车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辟易”形容人们的反应,富有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左丞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表达了对权威的尊重和对社会习俗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童白叟:象征不同年龄的人民,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
  • 绿槐阴:象征宁静和高贵,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优雅与和谐。
  • 绣鞍:象征权力与地位,传达出王左丞的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童白叟”指的是: A. 年轻人和老年人
    B. 只有老年人
    C. 只有年轻人
    D. 无关年龄

  2. “万人辟易”暗示了王左丞的: A. 贫穷
    B. 威望
    C. 无能
    D. 年龄

  3. 诗中提到的“绿槐阴”象征: A. 贫困
    B. 权威
    C. 安宁
    D.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曾几的这首诗更加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地位,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