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横舟真士游茅山》
时间: 2025-01-04 09:55: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横舟真士游茅山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海鲵吹腥浪千尺,
野渡横舟人不识。
春风未暖六经灰,
闲抱黄庭煮白石。
缘章夜彻九虎关,
坐使业海生青莲。
蟾蜍窟冷手自探,
西湖一鹤梅花仙。
四时茫茫行大块,
君向何山飞羽佩。
双袖携云发天台,
孤竹骑龙穷地肺。
瓣香持谒三茅君,
上清祠笈开琼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横舟的真士(道士)前往茅山的旅程。开头提到海鲵(海中的一种动物)吹起的腥味和千尺高的浪潮,接着描述了在无人知晓的渡口上,横舟的孤舟。春天的风还未温暖大地,六经的经典书籍也蒙上了灰尘,诗人闲适地捧着《黄庭经》,在煮白石。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夜晚在九虎关(传说中的重要关口)畅游,坐在这片天地中,仿佛获得了青莲的灵性。接着提到蟾蜍窟的寒冷,手自探寻,西湖的白鹤如梅花仙子般优雅。最后,诗人在思考着四季的变化,问道:“你将飞往何方?”双袖如云飘动,仿佛要去天台山,孤独的竹子骑龙而行,探寻大地的肺腑。最后提到持香拜访三茅君,上清祠中打开了琼文(美好的文字)。
注释
- 海鲵:一种生活在海中的生物,吹起浪潮时可能会带来腥味。
- 六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文献。
- 黄庭:指的是《黄庭经》,是道教经典之一。
- 九虎关:传说中的重要关口,象征着修道的艰辛。
- 青莲: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三茅君:道教中的神祇,象征着纯净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真士的旅程,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一位真士横舟的游历与心境,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的开头用“海鲵吹腥浪千尺”描绘出大海的壮阔与神秘,暗示了真士即将踏上未知的旅途。接着,诗人用“春风未暖六经灰”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隐喻过去的经典在现实中逐渐消逝,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怀念。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真士的闲适生活,如“闲抱黄庭煮白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黄庭”不仅是道教经典,更是追求心灵宁静的象征。诗中的“青莲”则更进一步提升了这一意象,象征着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提到的“君向何山飞羽佩”,既是对真士的询问,也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在表达对自由与理想追求的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鲵吹腥浪千尺”:海中的动物发出的腥味,显示出海的广阔与神秘。
- “野渡横舟人不识”:在偏僻的渡口,孤舟行驶,暗示着孤独与追求。
- “春风未暖六经灰”:春天的温暖未至,经典的传承似乎被忽视。
- “闲抱黄庭煮白石”: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修道生活。
- “缘章夜彻九虎关”:夜晚在关口畅游,象征修道的艰难与追求。
- “坐使业海生青莲”:在这片天地中追求灵性升华。
- “蟾蜍窟冷手自探”:暗示修道过程中的艰辛。
- “西湖一鹤梅花仙”:表达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莲”象征高洁的理想。
- 对仗:如“双袖携云发天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与道教文化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海鲵:象征着未知与神秘。
- 青莲: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 西湖白鹤:象征着优雅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超凡脱俗的境界
- C. 个人名声
-
“春风未暖六经灰”强调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经典文献的衰落
- C. 个人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蟾蜍窟”象征什么?
- A. 修道的艰辛
- B. 美好的回忆
-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展示孤独与思考的意境。
- 《春江花月夜》:同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李白更多体现了豪放与奔放,而林景熙则表现了道教的宁静与内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