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夏冰》
时间: 2025-01-04 08:11: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夏冰
作者: 高启 〔明代〕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白话文翻译:
寒气收敛,似乎井水都结冰了;傍晚时分,推荐在凉爽的宫殿中待着。
保持洁净,保持自然的本质,消退炎热,胜过人造的工艺。
空气蒸腾,润泽金碗,颜色映照在空中的玉盘上。
柔弱的水草仍在,细微的尘埃却隔绝了通路。
非但山体是可以依靠的,水面也即将融化。
照亮夜空何必依赖月亮,惊动秋天又何必等候风来。
制作屏风自然不会遮掩,佩饰也必然难以攻破。
客人的容貌清丽,仙女的肌肤晶莹剔透。
应当用竹席和素雅的布料,愁苦逼近桂花炉的红光。
愿能解渴行人,分些水给路上的人。
注释:
- 寒收:寒气聚集,收敛的意思。
- 疑冻井:井水似乎冻结的样子。
- 纳凉宫:指避暑的宫殿。
- 抱洁:保持洁净。
- 天质:自然本质。
- 销炎:消退炎热。
- 夺化工:胜过人造的工艺。
- 气蒸金碗润:气体蒸腾,润泽金碗。
- 色映玉盘空:颜色映照在空中的玉盘。
- 弱藻:柔弱的水草。
- 纤尘隔未通:细微的尘埃隔绝了通路。
- 非山宁可倚:不仅山体可以依靠。
- 照夜何须月:夜晚照亮何必依赖月亮。
- 惊秋讵待风:惊动秋天又何必等候风。
- 制屏应不隐:制作屏风自然不会遮掩。
- 作佩定难攻:佩饰也必然难以攻破。
- 客貌清谁并:客人的容貌清丽。
- 仙肌莹自同:仙女的肌肤晶莹剔透。
- 宜涵筠簟素:应当用竹席和素雅的布料。
- 愁逼桂炉红:愁苦逼近桂花炉的红光。
- 愿解行人暍:愿能解渴行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人称高启),字太华,号静庐,明代著名诗人,晚明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盛夏时节,诗人通过描写夏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炎热的厌倦,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受。
诗歌鉴赏:
《咏夏冰》是高启用以描写盛夏的一首佳作,纵然在酷热的夏季,他却能从自然中寻求一种清凉的感觉,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诗以“夏”字为主题,巧妙地运用意象,描绘出一个清凉、洁净的夏日场景。
开头一句“寒收疑冻井”,通过对比手法,将夏日的炎热与寒冷的井水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晚荐纳凉宫”又展示出诗人渴望在炎热中寻找庇护的情感。诗中“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两句,强调了自然的纯净与人造工艺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在描绘氛围的同时,诗人还融入了个人情感。例如“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不仅表现出对行人的同情,也体现了诗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收疑冻井:描绘盛夏的酷热,形成对比。
- 晚荐纳凉宫:表达了渴望清凉的情感。
- 抱洁存天质:强调保持自然的本质。
- 销炎夺化工:指出自然可以胜过人工的炎热。
- 气蒸金碗润:形象地描绘了蒸汽的润泽感。
- 色映玉盘空:表现出色彩的美丽和清澈。
- 弱藻含犹在:水草虽在,但已被尘埃隔绝。
- 非山宁可倚:说明水面也是可以依靠的。
- 照夜何须月:夜晚的光亮不必依赖月亮。
- 惊秋讵待风:惊动秋天无需等待风的到来。
- 制屏应不隐:屏风制作不必遮掩。
- 作佩定难攻:佩饰难以抵挡外界。
- 客貌清谁并:客人的清丽容貌。
- 仙肌莹自同:仙女的肌肤晶莹。
- 宜涵筠簟素:应当用竹席和素雅的布料。
- 愁逼桂炉红:愁苦逼近桂花炉的红光。
- 愿解行人暍:愿能解渴行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夏日的热与冬日的寒作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炎热的厌倦,显示出诗人渴望清凉与宁静的内心情感。
意象分析:
- 寒气:象征清凉与宁静。
- 井水:象征自然的纯洁。
- 金碗和玉盘:象征华丽与美好。
- 水草:象征生命的韧性与柔弱。
- 桂炉红:象征夏日的热烈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收疑冻井”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夏日的酷热
- B. 冬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温暖
- D. 秋天的萧瑟
-
高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炎热的厌倦
- B. 对春天的向往
- C. 对冬天的怀念
- D. 对秋天的赞美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柳》 - 贺知章
-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咏柳》与《咏夏冰》同样描写自然景物,但《咏柳》更多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咏夏冰》则通过夏日的酷热对比出一种清凉的渴望,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高启的诗歌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