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师寓廨三首 其二
几夜频听雨,经春不见花。
蘼芜青渚燕,杨柳白门鸦。
拙宦危机远,工吟癖性加。
闲坊车马少,不似住京华。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夜我总是在听雨声,整个春天也未见到花朵的开放。
水边的蘼芜花和青色的渚上,燕子飞来飞去;
白门外的杨柳树下,乌鸦在叫唤。
我的仕途困境遥远,写诗的癖好却愈加浓厚。
闲暇的院子里车马稀少,和居住在京城的热闹景象完全不同。
注释
- 几夜:好几个晚上。
- 频听雨:经常听到下雨声。
- 经春不见花:整个春天都没有看到花。
- 蘼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水边的植物。
- 青渚:指青色的水边或小洲。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形容春天的景象。
- 白门鸦:白色的门前,有乌鸦在叫。
- 拙宦:拙劣的仕途。
- 危机远:指困境遥远,不在眼前。
- 工吟癖性:写诗的爱好与癖好。
- 闲坊车马少:空闲的院子里,车马稀少。
- 不似住京华:与居住在繁华的京城截然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明代著名诗人,字季才,号山谷,浙江绍兴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着重要成就。高启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京师寓廨三首》是高启在京城仕途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在京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在仕途上,他感受到困境与无奈,而在自然中又找到了某种慰藉和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雨绵绵的季节里,面对困境时的心情。开头的“几夜频听雨”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计的焦虑和对春天花开的渴望。然而,春天的花朵却未能如期而至,象征着他在官场上遭遇的困境和失望。
接下来的意象“蘼芜青渚燕,杨柳白门鸦”,描绘了诗人身边的自然景象,燕子在水边飞舞,乌鸦在柳树下鸣叫,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人在面对严峻的现实时,反而愈加沉迷于吟咏诗歌,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反思。
最后两句“闲坊车马少,不似住京华”则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闲适的环境与繁华的京城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热闹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境遇的不满。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腻的观察,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情绪的波动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夜频听雨:多次听到雨声,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孤独感。
- 经春不见花:春天过去了却没有花开,象征着生活的无常与失落。
- 蘼芜青渚燕:描绘春天水边的生机,燕子飞舞的景象带来一丝生气。
- 杨柳白门鸦:进一步描绘春日的景象,杨柳与乌鸦的存在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拙宦危机远:仕途的困境遥远,反映了诗人的失意与无奈。
- 工吟癖性加:对诗歌的爱好愈加浓厚,表明诗人通过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困扰。
- 闲坊车马少:环境的宁静与闲适,与京城的繁华形成对比。
- 不似住京华:表达出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几夜频听雨,经春不见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拙宦”暗示诗人的失落与无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失落为主基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生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士人的一种复杂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带来一种压抑的氛围。
- 花:代表着美好和希望,未见的花朵暗示着生活的失落。
- 燕:春天的象征,带有生机与活力,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鸦:乌鸦通常与死亡和不祥相关,暗示着诗人的忧虑。
- 车马:象征着繁华的京城生活,反衬出诗人当前环境的宁静与无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几夜频听雨”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诗中“闲坊车马少”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繁华热闹
- B. 空闲宁静
- C. 拥挤嘈杂
-
“拙宦危机远”中“拙宦”是指什么?
- A. 仕途的顺利
- B. 仕途的困境
- C. 诗歌的创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反映出更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高启的孤独感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代诗词解读》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高启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