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时间: 2024-12-29 18:46:51

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

层柯荫修径,疏密散金绿。

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

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

时有种麦儿,挥锄电翻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作者: 谢直 〔宋代〕

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
层柯荫修径,疏密散金绿。
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
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
时有种麦儿,挥锄电翻覆。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光线下,北方的土地逐渐转凉,夕阳的余晖洒在高大的树木上。
树枝层层叠叠,荫影映在修整过的小路上,稀疏与密集的树影间散落着金色和绿色的光点。
我缅怀那位曾与我共饮的朋友,藤蔓的足迹令我想起曾经的漫步。
我行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远望烟雾弥漫的地方,那里有放牧的孩子。
此时此刻,时有农夫在田间耕作,锄头一挥,像闪电般翻动土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光: 寒冷的光线,指冬季的阳光或晦暗的环境。
  • 南陆: 指南方的土地,暗示季节的变化。
  • 层柯: 树枝层叠的样子。
  • 修径: 整修过的小路。
  • 缅怀: 想念、怀念。
  • 载酒人: 指曾一起饮酒的人。
  • 萝蔓: 藤蔓植物,象征着生长和回忆。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载酒”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情谊和饮酒吟诗的习惯,显示了作者对友人和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直,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谢直在诗歌中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冬交替之际,正值十月,诗人在松下漫步时感受到寒气袭人,夕阳的余晖令他回想起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冬交替的傍晚,作者在松树下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冷清与宁静。开头的“寒光转南陆”即刻传达出季节的变化,给人以清冷的感受。夕阳的余晖洒落在高大的树木上,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树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层柯荫修径”、“金绿散落”等,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多样。紧接着,诗人引入了自己的情感,将对友人的怀念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诗人描绘出农田的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谢直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光转南陆: 描绘了寒冷的光线映照在南方土地上,暗示季节的转换。
  • 夕景上乔木: 夕阳的余晖洒在高大的树木上,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 层柯荫修径: 描述了树影投射在小路上的情景,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疏密散金绿: 树影的稀疏与密集交错,金色与绿色的光影交映,生动而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夕阳比作温暖的光线,渲染出温馨的氛围。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光: 象征着冷清与孤独。
  • 夕景: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怀旧的情绪。
  • 层柯: 体现了生命的层次与复杂性。
  • 萝蔓: 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记忆的缠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寒光转南陆”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冬交替
    • D. 冬天
  2. “层柯荫修径”中“层柯”指的是什么?

    • A. 树枝
    • B. 小路
    • C. 石头
    • D. 草地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谢直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秋冬的冷清与对朋友的怀念,而李白则是通过月光表达孤独与哲思的情感,二者在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