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时间: 2025-01-17 10:00:16

土膏初动雨初收,草径茅亭趣最幽。

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闾游。

半丘秧秫醉堪酒,五亩树桑寒可裘。

老圃老农诚足学,不成吾道付沧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 刘时可 〔宋代〕
土膏初动雨初收,草径茅亭趣最幽。
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闾游。
半丘秧秫醉堪酒,五亩树桑寒可裘。
老圃老农诚足学,不成吾道付沧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田园刚刚被甘霖滋润,泥土变得松软,雨水刚刚收起,草径旁的茅亭显得格外幽静。我坐在那里,懒懒地打个盹,似乎没有朝市的梦境,时不时传来乡间游玩的歌声。田野上,半丘的稻秧醉得可以酿酒,五亩的桑树在寒风中显得需要裘衣来保暖。老农在老园中劳作,确实值得我去学习,但我却无法将这道理化作实际,只能把它抛向大海。

注释:

  • 土膏:泥土的表层。
  • 草径茅亭:指小路旁的茅草亭子。
  • 坐睡略无朝市梦:坐在那里打盹,似乎没有朝市上的梦。
  • 踏歌:踏着歌声,形容人们欢快的游玩情景。
  • 秧秫:稻秧。
  • 寒可裘:寒冷需要裘衣。
  • 老圃老农:年迈的农夫在老园中耕作。
  • 吾道:我的道理或追求。
  • 沧洲:比喻世外桃源或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时可,字士杰,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中。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田园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春日田园杂兴》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农忙季节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田园为背景,生动描绘了农田的生机与宁静。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首联通过“土膏初动雨初收”展示了春雨过后的田野景象,泥土松软,万物复苏,给人以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茅亭,坐在那里打盹,似乎与世无争,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踏歌时有里闾游”则传达了田园生活的乐趣,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欢快地歌唱,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在后两联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田野的丰收景象,稻秧的醉意与桑树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两句“老圃老农诚足学,不成吾道付沧洲”,则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虽然老农的勤劳值得学习,但诗人却感到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生活,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更远的地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土膏初动雨初收:春雨滋润了土地,泥土开始变得松软。
  • 草径茅亭趣最幽:小路旁的茅亭显得格外幽静,极具情趣。
  • 坐睡略无朝市梦:坐着打个盹,似乎没有繁华市井的梦境。
  • 踏歌时有里闾游:偶尔能听到村民的歌声,表明田园的欢乐气氛。
  • 半丘秧秫醉堪酒:稻秧生长得茂盛,仿佛可以酿酒。
  • 五亩树桑寒可裘:五亩桑树在寒风中显得需要披上裘衣。
  • 老圃老农诚足学:年迈的农夫在老园中耕作,确实值得我去学习。
  • 不成吾道付沧洲:但我却无法将这些道理化为实际,只能将它们抛向遥远的地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土膏初动雨初收”,前后句对称工整。
  • 比喻:如“秧秫醉堪酒”,用“醉”形容稻秧的丰腴。
  • 拟人:如“草径茅亭趣最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心中那份宁静与安详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田园:象征自然与宁静,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茅亭:象征隐逸的生活,反映诗人的心境。
  • 秧秫:象征丰收与劳动的果实,体现乡村的生活气息。
  • 桑树:象征传统农业,代表着质朴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径茅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市集
    B. 宁静的田园
    C. 热闹的街道
    答案:B

  2. “半丘秧秫醉堪酒”中“醉”字的含义是? A. 醉酒
    B. 茂盛
    C. 沉醉于梦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何种情感? A. 满足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居秋暝》 王维
  • 《田园乐》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的宁静,但更注重自然的景象。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风格与刘时可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的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