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白话文翻译:
回到乡村田园真好,饥饿时的一顿饭可抵得上万钱。
忧愁从身体外散去,快乐则全在酒中。
蚕虫出壳,嫩桑树绿意盎然,
麦苗齐整,小麦丰盈鲜美。
我一间小屋寄住何处呢?白发已绕过江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去:返回,回去。
- 田园:指农村,田地和自然环境。
- 饥餐:饥饿时的饭食。
- 抵:相当于,足以。
- 万钱:形容金钱的多,价值的高。
- 愁:忧愁。
- 乐:快乐。
- 蚕:蚕虫,养蚕的农作物,象征富饶。
- 柔桑:柔嫩的桑树。
- 秧:指水稻的幼苗。
- 齐:整齐,均匀。
- 鲜:新鲜、美味。
- 一廛:一间小屋。
-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
- 江天:江边的天空,暗示远方的景象。
典故解析:
- “饥餐抵万钱”:意指田园生活的简单朴实,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 “蚕出柔桑绿”:暗指农村的自然生机与丰收,表现农耕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因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被后世传颂。他的诗风朴实、自然,常常借助乡村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归隐田园之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心理。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贲远归田 其二》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以简洁的句子道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出在农村生活中即使饥饿却依然快乐的理想。接下来的“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带来的内心宁静与快乐的追求。
在描绘田园景色时,“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一句“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虽然已是白发苍苍,却仍心系自然,渴望安身于心灵的归宿。
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弥逊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去田园好:回到乡村生活是美好的。
- 饥餐抵万钱:即使是饥饿时的饭食,也价值连城,突显田园生活的珍贵。
- 愁从身外散:忧愁与烦恼都被置身于外,体现出田园生活带来的宁静。
- 乐向酒中全:快乐的源泉在于酒中,暗示放下世俗烦恼,享受生活的乐趣。
- 蚕出柔桑绿:描绘出农村生机,蚕茧的出现象征着丰收。
- 秧齐小麦鲜:水稻与小麦齐整新鲜,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 一廛何所寄:我这一间小屋该寄托在哪里,流露出对归宿的思考。
- 华发绕江天:白发已缠绕在江边的天空,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饥餐”比作万钱,强调田园生活的真实价值。
- 对仗:如“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诗人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园: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 饥餐:代表生活的艰辛与朴实。
- 蚕、桑、秧、小麦:象征丰收、希望与生机。
-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归去田园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城市生活
- B. 乡村生活
- C. 游历生活
-
“饥餐抵万钱”说明了什么?
- A. 饭食的重要性
- B. 钱财的价值
- C. 饥饿的痛苦
-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意指:
- A. 忧愁与快乐的对比
- B. 追求财富
- C. 忘记烦恼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相似之处。两位诗人均通过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表达对恬静生活的热爱,但李弥逊的作品更为直接,带有时代的思考;而陶渊明则以其淡泊名利的情怀,展现出更为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李弥逊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