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时间: 2025-01-01 05:4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弱冠论交老更坚,
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
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
终成白发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
鸣壑摇松亦泫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年轻时结交朋友的信念在岁月中愈加坚定,心中怀念着古人的风范。虽然在经历了千里之遥的政务和四十年的友谊历程,但无论如何都愿意以赤诚之心回报恩泽,哪怕白发苍苍仍然傲视着山林泉水。即使在寒风送走子女的黄昏时分,山谷中的松树也在轻轻摇曳,似乎也在感怀不已。
注释:
-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年龄。
- 平生风义:指一生中所秉持的风范和道义。
- 银峰:比喻高远的志向,可能隐指某种政治理想。
- 雁塔:可能指西安的雁塔,象征文化的积淀和友谊的延续。
- 赤心:指真诚的心。
- 雨露:比喻恩惠。
- 白发:象征年老和经历。
- 酸风:比喻寒冷的北风,暗示困境。
- 鸣壑:指山谷中的声音,形容自然的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豪放之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大多反映了他对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思考,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一位老友的悼念中写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人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愈加感慨友情的可贵与人生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诗,诗中通过对友谊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以“弱冠论交老更坚”引入,强调了年轻时结交朋友的信念在岁月的浸润下变得更加坚定。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平生所追求的理想与道义,表现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在诗的中段,李弥逊用“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描绘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强调了政治生活与友谊的交织。并通过“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表现出即便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仍愿以赤诚之心回报友谊,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则以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哀伤,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弥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弱冠论交老更坚:年轻时结交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友情愈加深厚。
- 平生风义想前贤:一生中追求的理想和道义,常常想起古代的贤人。
- 银峰告政一千里:比喻高远的志向与政治理想,经历了千里之遥的奋斗。
- 雁塔联名四十年:四十年的友谊,如同雁塔上铭刻的名字,历久弥新。
- 漫许赤心酬雨露:不求回报,愿意以真心回报朋友的恩泽。
- 终成白发傲林泉:白发苍苍时,仍然傲然面对自然,象征着一种不屈的态度。
- 酸风送子寒山暮:寒风送走儿女,映衬出孤独的黄昏,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 鸣壑摇松亦泫然:自然中的松树轻轻摇曳,也似乎在为友人流泪,表现出深沉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银峰”“雁塔”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理想与友谊。
- 对仗:如“赤心”与“白发”,形成一种对比,突显时光的流逝。
- 拟人:如“鸣壑摇松”,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以及在友谊与人生哲理之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弱冠:象征青春与理想。
- 银峰:象征高远的志向。
- 雁塔:象征友谊的永恒。
- 赤心:象征真挚的情感。
- 白发:象征经历与时间的无情。
- 酸风:象征生活的困境。
- 鸣壑:象征自然的情感与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弱冠”指的是: A. 三十岁
B. 二十岁
C. 四十岁
D. 十八岁 -
诗中提到的“银峰”象征的是: A. 友谊
B. 理想与志向
C. 自然景观
D. 年龄 -
“赤心”在诗中代表的意思是: A. 冷漠
B. 真诚
C. 谎言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沉,然而李弥逊的诗则更加强调了友情的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