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寄外》

时间: 2024-09-19 20:47:38

浪说花开双蒂。

写入轻罗扇里。

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

何意。

何意。

一语问君遥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寄外
作者:许诵珠 〔清代〕

浪说花开双蒂。写入轻罗扇里。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花开时的美景,仿佛在轻罗扇中细细描绘。即便尚未到凉爽的秋日,花儿已如秋风般被抛弃。此情此景,意图何在?我只想问你,是否能将我的思念寄托远方?

注释

  • :指轻声细语,形容花开的声音轻柔。
  • 双蒂:指花的两个花瓣或花蕊,象征着双重的美好。
  • 轻罗扇:轻薄的丝绸扇子,常用来扇风,象征着温柔和细腻。
  • 晚凉天:指秋天的清凉气候。
  • 秋风捐弃:比喻花的凋零,如同秋风将落叶吹散。
  • 何意:表示疑问,想要了解事情的真意。

典故解析

“浪说”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传说或情感的倾诉;“双蒂”象征着双重的情感或美好。诗中提到的“秋风”常常与凋零、离别相联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诵珠,清代女词人,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多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作品中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许诵珠借此词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寄外》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词作。词人通过描写花开的美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可知的惶恐。词的开头“浪说花开双蒂”,以轻声细语引入,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婉约的氛围,仿佛在耳边轻声低语,令人沉醉。

接下来的“未到晚凉天,已作秋风捐弃”,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花虽妙美,却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透出一种对短暂美好的无奈和惋惜。最后的“何意。何意。一语问君遥寄”,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思念与期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方人的关切和疑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情感无常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浪说花开双蒂:描绘花的盛开,轻柔细腻,仿佛在诉说花的美丽。
    2. 写入轻罗扇里:把这份美好记录在扇子上,象征珍藏与怀念。
    3. 未到晚凉天:尚未进入凉爽的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4. 已作秋风捐弃:美丽的花儿已如落叶般被抛弃,象征着无情的时间。
    5. 何意。何意。:反复发问,表达疑惑和思念。
    6. 一语问君遥寄:希望远方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凋零比作秋风的吹落,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花儿以情感,使其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命运。
    • 对仗:比如“浪说”与“写入”,形成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远方思念的寄托。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好、青春和爱情的短暂。
  • 扇子:象征着温柔和怀念,记录着美好的瞬间。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暗示着凋零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惋惜
    • C. 愤怒
  2. “未到晚凉天”中提到的“晚凉天”象征什么?

    • A. 温暖的春天
    • B. 清凉的秋天
    • C. 寒冷的冬天
  3. 诗中“何意”表达了什么?

    • A. 高兴
    • B. 疑惑与思念
    • C. 愤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许诵珠的《如梦令 寄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梦”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思念,后者则多了几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依恋。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话三十首》